痛風疼起來真是要命,就像有人拿著刀在割一樣。痛風是因關節內結晶沉積而導致關節劇痛和發炎的一種疾病。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風溼免疫科主治醫師毋靜表示,痛風最常侵犯大拇趾根部的關節,但也常見於腳的其它部位、膝、腕、手指和肘。
高危人群需注意 性別:痛風更常見於男性,通常在中年發病;女性患者常在絕經後發病。 遺傳與肥胖:有痛風家族史的人以及肥胖者患痛風的可能性更大。
疾病因素:有些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冠心病、糖尿病可增加痛風的危險性。
藥物誘發:服用某些藥物可能誘發痛風發作,如維生素B12、胰島素、青黴素、噻嗪類利尿劑、糖皮質激素、抗癆藥、環孢菌素A等。
手術與創傷:手術及較輕的關節損傷、外傷、燒傷等也可能引起痛風發作。
飲食習慣: 飲食無度、酗酒和高嘌呤飲食等會增加痛風的危險性。
毋靜提醒,只要出現突發性關節疼痛,並且持續數日,應到正規醫院去看病,檢測血中尿酸是否超標,並由專科醫師作出判斷是否真得了痛風。而一旦被確診為痛風,關鍵是到痛風專科就診,堅持治療,千萬不可隨便服用止痛藥。
治療需藥物和控制飲食等相結合 痛風治療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需要藥物治療和日常飲食控制等相結合。 止痛。痛風發作時,治療目的是控制發作,以止痛為主。可採取的措施有,讓受累關節停止活動、區域性冷敷和服用醫生建議的抗痛風藥。最快在24小時內可以控制痛風發作,最遲一般不超過2周。但有廣泛痛風石者治療難度較大。痛風關節炎發作時可選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秋水仙鹼、強的鬆等藥。
降血尿酸。痛風發作停止後,即稱為痛風發作的間隙期。治療目的是降血尿酸,可選用別嘌呤醇、苯溴馬隆、非布司他等藥。
控制飲食。應當堅持低嘌呤飲食,要適當控制的食物包括:
●動物內臟如肝、腎、腦、腸。
●某些魚類如沙丁魚和蝦、蟹等。
●過多的肉類(特別是牛、羊肉)。
●過多的豆類(豆腐、豆奶和豆漿除外)、香菇。
多飲水。多飲水的目的是增加尿量,此外,還可喝蘇打水鹼化尿液,促進尿酸排洩。不過要注意蘇打水的臨床適應症以及適量使用。
限制飲酒。包括啤酒和葡萄酒等,都要限制。
減肥。減肥有助尿酸濃度恢復正常。
治療合併症。如有腎損害、尿路結石者應給予相應的治療。合併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症、高血脂、動脈硬化等也應給予相應治療。
廣東科技報記者 王育煌 通訊員 伍曉丹
編輯 姚贊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