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沒注意到的小細節,竟然對耳朵造成那麼大的傷害!

 

耳朵是五官其中一個重要器官,它除了掌管聽覺外,也兼具保持身體平衡的機能。耳可分為耳廓、外耳道、中耳和內耳幾部分。若是耳的任何一部份受損,結果可能嚴重,甚至會造成失聰,所以我們要好好保護耳朵。

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 悄悄地損害孩子的聽力

餵奶姿勢不正確可導致中耳炎

中耳內有一條通往鼻咽部的細管稱耳咽管,寶寶的耳咽管比較短、寬且直,如果餵奶姿勢不正確如讓寶寶平躺著吃奶、奶嘴開口過大、奶瓶舉得太高等都容易使乳汁沿著咽鼓管流入中耳,誘發中耳炎。

預防對策:

避免平躺著餵奶,應把嬰兒斜抱在懷中

讓寶寶呈半臥位,寶寶上半身靠著的那條腿可以用小凳子墊高鞋;

如果是側躺著餵奶,媽媽要用手臂將寶寶的上身和頭部支起大概45°左右;

哺乳時不宜過急,母乳過於充足壓力過大,可按住乳房控制奶量,以免寶寶來不及吞嚥而誤入耳咽管;

用奶瓶餵奶時,奶瓶不宜舉得太高,奶嘴孔也不宜太大;

吃完奶把孩子抱起來輕輕拍背,使胃裡的空氣及時排除,避免吐奶。

耳垢自行清理易損傷

有些父母喜歡用掏耳勺給寶寶清理耳垢,由於寶寶好動不能克制自己,在掏耳時很容易造成局部損傷,嚴重時可捅破鼓膜,影響患兒聽力。

預防對策

對耳垢比較多了,建議到專科醫院請醫生幫助處理。

年齡大點的孩子平時可以吃一些粗糧,增加口腔咀嚼運動,可以促進耳垢排出,減少耵聹栓塞。

在給孩子淋浴洗頭或帶孩子游泳時,注意不要讓污水進入耳道內;

如果不慎有水進入耳朵,把頭偏向該側小心牽扯耳廓讓水流出。
 

玩具噪聲可造成聽力損害

很多帶響的玩具非常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家長們也喜歡買這樣的玩具,懸不知這種玩具噪聲對寶寶的聽力是有損害的。

預防對策:

使用電子讀物時,距離耳朵不要過近;

家長在給孩子挑選玩具時應選擇一些噪聲小,玩具聲較柔和的品種,最好使之低於60dB(日常普通談話聲為30~40分貝,高聲說話為80分貝,大聲喧嘩或高音喇叭為90分貝);

避免孩子長時間在遊樂場等高噪音環境中呆的時間太長;

放電視機、DVD等要注意音量適中。

藥物使用不當致藥物性耳聾

耳毒性藥物專門傷害毛細胞,讓人感受不到外界的聲音。這種聾屬於“感音神經性聾”,難以治愈。

預防對策:

嬰幼兒避免使用耳毒性藥物鏈黴素、慶大霉素、卡那黴素等氨基甙類抗生素;

母系親屬中有對某種藥物致聾者,其後代均絕對禁用該類藥物;

如果病情特殊必須使用這些藥物,應該在密切檢測下用藥以最大程度的降低聽力損害。

擤鼻方法不正確易造成損失

寶寶留鼻涕了,家長習慣性的拿著紙巾捂著鼻子,捏緊兩個鼻孔讓寶寶用力擤鼻,殊不知這個小小的動作容易引起寶寶中耳炎,如用力過大甚至會引起鼓膜穿孔。

預防對策:

使用正確的擤鼻涕方法,用手按住一側的鼻翼,輕輕擤出對側鼻腔的鼻涕,再用同樣的方法擤出另一側鼻腔的鼻涕。

對於年齡小還不會擤鼻涕的嬰幼兒,家長們可以選擇橄欖型的橡皮吸管將分泌物抽吸乾淨,或者到耳鼻喉科請專業的醫師清理。

意外傷害可造成聽力損害

有時候會把吃的、玩的小物件如豆豆、珠花、鈕扣等塞到耳朵裡了,另外,小蟲子、蚊子也有可能飛進寶寶的耳洞裡。

預防對策:

平時要教育孩子不要隨意將小玩具、小物品塞入身體有洞的部位;

如果是小蟲子進入耳朵裡,可先在家裡滴入香油或酒精,使昆蟲癱瘓、死亡,再小心地用夾子取出。

如果寶寶把小豆豆、玩具等圓形異物塞到耳朵裡,不能用挖耳匙、耳鑷等工具取出,那樣容易將異物推入深處。特別是尖銳的異物進入時,切忌自己強行挖取,以免傷害鼓膜。最安全可靠的方法還是帶寶寶到醫院取出異物。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