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歲湯阿姨突然偏癱
冬至即將來臨之際,58歲湯阿姨卻突發右側乏力、走路不穩。
12月18日上午9點,退休的湯阿姨突然發現自己右側肢體沒有力氣,同時有麻木感,走路也走不穩,感覺頭暈,但沒有噁心沒有嘔吐,躺下休息,半小時後症狀緩解,恢復正常了。
湯阿姨既往有高血壓病史3月餘,平素服用氨氯地平2.5mg qd 降壓治療,血壓控制尚可,否認糖尿病、冠心病、腦梗死、腎病等病史,否認肝炎、結核、傷寒等傳染病史,否認外傷史、手術史、輸血史。
入院後診斷輕度腦梗
入院後測血壓:163/97mmHg(明顯高於正常範圍了!);查凝血功能、血常規正常。顱腦CT:未見異常。心電圖:竇性心律。頸部血管彩超:未見異常。輔助檢查: 血脂:總膽固醇(CHOL) 6.02(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 3.58(mmol/L)↑;糞便常規、尿常規、糖化血紅蛋白、肝功、腎功、血尿酸、膽紅素、同型半胱氨酸、甲功等未見異常。
神經內科醫生給的診斷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輕度腦梗);高血壓;高血脂症。
#溫暖冬至#
神經內科醫生提醒:冬至前後要特別注意控制血壓和血脂水平
醫生特別提醒,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相當於輕度的腦梗,和腦梗一樣同樣要規範治療和預防,而冬季,特別是冬至前後,要注意控制血壓、血脂水平,防止血脂高引發的動脈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發作!
1.注意天氣寒冷對高血壓的影響
寒冷天氣對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影響一直備受關注,目前研究認為:寒冷天氣下,收縮壓明顯升高,心腦血管發病率明顯增加,年齡越大者,受影響越大。因此寒冷天氣裡,特別是冬至前後,特別需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引發血壓波動。同時,這個時間段需要密切關注血壓波動,高血壓患者篇朋友最好能自備血壓計,方便監測血壓水平,如果控制不好,最好在醫生指導下調整藥物。
中美學者聯合對來自中國10個不同地區有心血管病史的23000例患者資料進行研究,7年隨訪記錄了1484例心血管病死亡,結果顯示,患者平均收縮壓在冬天比在夏天更高,尤其是在沒有中央供暖的地區。室外溫度每低10°C,SBP對應升高6.2 mmHg。心血管病死亡率有明顯的季節性變動,心血管病患者的死亡率在冬天比在夏天高出41%(21%~63%)。義大利學者也同意這個研究的結果,認為寒冷引起微動脈收縮、交感神經興奮導致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心臟負荷增加。
雖然上述研究重點是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從高血壓和腦梗的關係我們不難推測,寒冷天氣同樣導致腦梗發病率增加,這是因為高血壓是腦梗發作的最危險因素, 一旦血壓控制不佳,腦梗隨時面臨發作的風險,因此冬季,特別是冬至前後,需要監測血壓、控制好血壓水平。
2.注意晨峰血壓
除了提醒老年高血壓朋友注意保暖,防止低溫導致血壓波動,還要提醒的是注意清晨血壓高峰,因為清晨時段(6~10點)人的交感神經處於最興奮階段,血壓和心率也相應處於最高峰,而此時間段的血壓稱之為晨峰血壓。
因此,這一時間段老年高血壓朋友最好避免外出鍛鍊,可以在其它時間段選擇一些散步、慢跑、瑜伽、太極拳等溫和運動方式來鍛鍊,避免在血壓高峰期運動誘發血壓急劇升高,導致腦梗發作風險。
3.注意血脂水平
冬至前後,老年朋友還需注意血脂水平,低密度脂蛋白等“壞”膽固醇在動脈血管內壁慢慢沉積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使血管變窄、被阻塞住,在低溫情況下,血管收縮或痙攣,或合併血壓驟然升高,加上血清C反應蛋白、纖維蛋白原水平升高、Ⅶ因子活性增強,會導致血液高黏度、高凝狀態,促進了動脈血栓形成,就可能導致腦梗突然發作。而老年人的體溫調節能力及血管的彈性均有所降低,對外界低氣溫的刺激適應能力也減弱,出現腦梗的機率就更大了。
總之,中老年朋友要格外提防寒冷天氣,全方位武裝起來做好保暖工作,同時密切監測、控制好自己的血壓血脂,過好一個溫暖又平安的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