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不但是人體的消化系統,也是製造能量的來源,
可說是身體機能維持正常運作最重要的一部份。
曾有臨床上案例,年僅20餘歲的業務員,
由於經常抽煙喝酒,
導致「吐血、拉血」的急性胃穿孔症狀,
對於飲食習慣、生活作息不正常的人而言,
胃病是最常見也最難以防範的「習慣病」。
最嚴重致癌!胃病的四大階段及症狀
胃壁共由四層組成,
分別是黏膜層、黏膜下層、肌層、漿膜,
經常聽到的「胃潰瘍」其是究是「黏膜層損傷」,
如果傷害進一步入侵到黏膜下層,
導致血管破裂,就會形成出血,
再深入傷害到漿膜就會導致胃壁穿透,造成「胃穿孔」。
胃潰瘍
胃潰瘍一般好發於40-60歲之間,
它本身並不是非常可怕的症狀,
但卻可能引發胃出血、胃穿孔,
甚至導致胃癌,:
最常見的症狀是進食後半小時到一小時內,
出現上腹部不適、疼痛。
胃出血
胃出血其實是一種症狀,
由於胃窦部與胃體交界處血流非常豐富,
消化道出血後一部份會發生胃脹,
一部份會向下消化道流出,
形成便血或往上形成嘔血。
但初期的胃出血不易被察覺,
往往病人是到嘔血、便血時才驚覺,
此時病人很可能一下子就進入休克狀態,相當危險。
胃穿孔
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
急性穿孔發病非常迅疾,風險甚高,
會在無知覺得情形下出現急性的刀割似的腹痛,
如不及時救治會導致嚴重的腹腔感染,
引發
中毒性休克:
等一系列併發症。
胃癌
慢性的胃潰瘍如果沒有適當治癒,
在反覆的刺激之下,很可能最終形成胃癌,
很多胃潰瘍患者的初期症狀,
其實已經是癌症發生,但由於沒有感覺,
胃潰瘍病人往往防不勝防,
最好要在初期潰瘍症狀出現時徹底治療。
導致胃潰瘍的五大常見行為
1.飲食不忌
如魚刺、棗核這些難以消化的東西,
在進食過程中會刺傷食道壁和胃壁,
引起發炎,最終變成胃潰瘍。
2.高糖飲食
高糖類食物會刺激胃酸,應當避免。
可以適量飲用檸檬水、蘇打水來調節胃酸,
達到正常的酸鹼水平。
3.胃病吃粥
很多人誤以為吃粥可減輕胃的負擔,
其實正好相反,由於粥水沒有經過唾液腺的分泌與消化,
而且水份會稀釋胃液,加速胃部澎漲,使胃運作緩慢,
反而不利於消化。
胃病患者更不可天天喝粥,
應選擇容易消化的飲食,
細嚼慢嚥才能助益消化。
4.濫用藥物
包括非類固醇的抗發炎藥劑,
如阿思匹靈、感冒藥,或還有腎上腺皮質激素的藥物,
都可能直接刺激到胃黏膜。
這些藥物應該在飯後服用,
避免空腹時藥物直接傷害胃黏膜。
5.空腹喝咖啡
空腹喝咖啡對胃的刺激很大,
胃潰瘍患者千萬要避免
飲食中如何養胃?
海帶、白菜這些蔬菜水果富含粗纖維和維生素,
對胃潰瘍的癒合有修復作用。
另外「醋」其實對調節胃機能有幫助,
有潰瘍症狀的患者,
在痊癒之後應適量食用來幫助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