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枸杞應該是家喻戶曉的中藥了,但具體有什麼功效以及同時使用會不會“相沖”,很多人對此是迷茫的。
有些人一遇天氣變化無常就容易感冒,中醫稱之為“表不固”,其對應有一味名方叫做“玉屏風散”,主藥就是黃芪。黃芪最主要的功效是補氣。我們平時體質虛弱,容易疲勞,常感乏力,往往是“氣虛”的一種表現。黃芪適合氣虛體質的人泡水服用,但以下情況最好不要吃:春天不宜多吃黃芪,感冒時不能喝黃芪。因為春天人體需要生髮,感冒時人體也需要宣發。黃芪是固表的,它幫助身體關閉大門,所以這時候吃黃芪就不太適宜了。
枸杞是滋補強身的佳品,有延衰抗老的功效,所以又名“卻老子”。枸杞是肝腎同補的良藥,有滋補肝腎,強壯筋骨、蕎血明目、潤肺止咳等功效,尤其是對於男人而言,枸杞子更是不可多得的滋補良藥。最適合吃枸杞的是體質虛弱、抵抗力差的人,而且一定要長期堅持,才能見效。
黃芪、枸杞購買及貯存注意事項:
1、黃芪的選購以條粗長、斷面色黃白、味甜、有粉性者為佳。夏、秋要勤晒,密封包裝,置通風乾燥處,防潮、防蛀。
2、枸杞一次不要買的太多,如果長時間放置,它的顏色就會發黑,藥效就會喪失很多。將枸杞子置於冰箱或其他的冷藏裝置中,溫度需設定在0℃~4℃。
黃芪,甘,微溫。入脾、肺經。有補氣昇陽,固表止汗,託瘡生肌,利水退腫之功效。《本草新編》曰:“氣薄而味濃,可升可降,陽中之陽也,無毒。專補氣。”黃芪不僅常與補養藥同用以益氣補虛;且常與袪邪藥同用以扶正袪邪。在益氣補虛方面,如配人蔘,則大補元氣;配附子,則補氣助陽;配白朮,則益氣補脾;配當歸,則補氣生血;配參、朮、升、柴,則補氣昇陽。
在扶正袪邪方面,如在玉屏風散中配白朮、防風,則補散兼施、固表止汗,治衛虛自汗,易感風寒;在四妙湯中配當歸、銀花、甘草,則內補託毒,治體虛癰瘡癤腫難愈者;在防己茯苓湯中配茯苓、防己、桂枝、甘草,則益氣運陽而利水,治皮水肢腫;在補陽還五湯中配歸、芎、赤芍、桃仁、紅花、地龍,則益氣活血、散瘀通絡,治半身不遂。諸如此類,可見它臨床應用的範圍至為廣泛。黃芪的補氣作用不及人蔘,但益氣昇陽,固表內託,且能利水退腫的作用則為人蔘所不具。
枸杞子,甘,平。入肝、腎經。功效補腎益精,養肝明目。枸杞子有補益肝腎之功,不論腎陰虛虧或腎陽不足,皆可應用。治腎虛遺精等症,常與巴戟天、肉蓯蓉、潼蒺藜等配伍應用;用於頭暈目昏等症,可與菊花、地黃、山萸肉等配伍。配以熟地,則補肝滋腎;配以菊花,則養肝明目;配以黃精,則補精益氣。凡肝腎不足的疾患,都可配用。
將黃芪與枸杞子配伍,既可滋補肝腎,又可益氣利水,使氣血執行流暢而水運通調且肝腎得養,不失為代茶飲之良方。但也應注意,這兩味藥雖臨床常用,亦有不適合使用之人群:黃芪為補氣扶陽的藥物,故凡氣滯溼阻、食滯胸悶、熱毒瘡瘍、表實邪盛及陰虛陽亢等症,不宜應用。而枸杞子則對外邪實熱、脾虛溼滯及腸滑便溏者不宜應用。
黃芪和枸杞可以一起泡水喝,兩者都是尚好的中藥材,枸杞子屬於補陰藥,枸杞作為藥食兩用的進補佳品,有多種食用方法。枸杞能補腎益精,養肝明目,補血安神,生津止渴,潤肺止咳。對於肝腎陰虧,腰膝痠軟,頭暈,目眩,目昏多淚,虛勞咳嗽,消渴,遺精都有很好的輔助治療功效;而黃芪味甘,溫。
主癰疽,久敗瘡,排膿止痛,大風癩疾,五痔,鼠瘻,補虛,小兒百病。黃芪具有補氣昇陽的功效,主治脾胃虛弱、中氣下陷等症,一般用於脾胃氣虛或面色蒼白、手腳發涼的人。兩者不相牴觸,有相輔相成的效果,不過枸杞只要用溫水久泡就能夠滲入效用,而黃芪最好是用煎藥的方式,才能夠把其中的藥性完全浸出,所以最好是先煮黃芪,然後撒上一些枸杞,這樣會發揮更好的效果。
用黃芪和枸杞泡水最好是把枸杞吃掉,枸杞中的效用更多還是保留在本體中。黃芪和枸杞一起泡水喝適合脾胃虛弱、食慾不振、食少便溏、肢倦無力等症,也常與黨參、白朮、山藥同用,有很好的調理效果。另外,氣虛下陷、內臟下垂,如脫肛、子宮脫落、胃下垂等,常與黨參、升麻、柴胡等同用,方如補中益氣湯。但氣血虛弱,久病初愈,手術恢復期和老年人可以多喝當歸黃芪茶。
陰虛火旺,瘦弱的人儘量少喝當歸黃芪茶。感冒病人,經期的女性不能喝當歸黃芪;從身體狀況來說,感冒、經期間都不要食用黃芪;腎病屬陰虛,溼熱、熱毒熾盛者用黃芪一般會出現毒副作用的,所以應禁用黃芪。因為黃芪性味甘、微溫,陰虛患者服用會助熱,易傷陰動血;而溼熱、熱毒熾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滯邪,會使病情加重。所以,最好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用黃芪。
隨著我們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於健康的要求也越來越多,因此就對養生注意起來,很多人都在用中藥材來養生保健,比較好的中藥材有黃芪,枸杞等,它們的食用方法很多,泡水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那麼,黃芪能泡水喝嗎,可以跟枸杞一起泡嗎?
首先是需要了解枸杞子與黃芪的藥物效果,枸杞子屬於補陰藥,枸杞作為藥食兩用的進補佳品,在補腎益精,養肝明目,補血安神,生津止渴,潤肺止咳的功效。
泡枸杞不能用開水,因為枸杞水溫太高的話,會破壞枸杞的營養,所以,最好就是水溫下來的時候,再放入枸杞,再喝,會有更好的效果。但實際上,枸杞泡水其實沒有入粥或炒菜營養多,所以最好就是拿來煲粥或加各種蔬菜炒。
黃芪味甘,溫。具有補氣昇陽的功效,主治脾胃虛弱、中氣下陷等症,一般用於脾胃氣虛或面色蒼白、手腳發涼的人。黃芪可以泡酒,也可入菜,比如甲魚湯、烏雞湯中,黃芪是常客。但因為女性屬陰,如果補氣昇陽過度,容易臉上長包。
黃芪是可以泡水喝的,不過一定要剛燒開的開水,那樣才能夠泡出藥味,不過最多也只能析出十分之三四的藥效,建議應以煮為主。
因此我們就清楚了,其實枸杞與黃芪最好是不要一起泡水的,而且單獨泡水的效果也並不是太好,尤其是不能同時泡水,這樣是會影響到藥物效果。
黃芪加枸杞,就可擺平美容養顏的問題。每天吃上15克黃芪,長期堅持,可提高機體免疫力,購買時以內蒙古的棉芪最好。每天堅持服用15克枸杞,可養腎補肝,購買時以寧夏枸杞和新疆枸杞最好。
黃芪的主要藥理作用是“益氣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託毒生肌”。凡是中醫認為“氣虛”、“氣血不足”、“中氣下陷”的情況,都可以用黃芪。平時體質虛弱,容易疲勞,常感乏力,往往是“氣虛”的表現,貧血,則常屬“氣血不足”,而脫肛、子宮下垂這些病狀也常被認為是“中氣下陷”,有這些症狀的人,冬天吃些黃芪有益處。
黃芪配枸杞效果更好
吃黃芪的時候再配些枸杞,效果更好。枸杞性平,味甘,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功能。現代研究發現,枸杞內含甜菜鹼、胡蘿蔔素、玉蜀黍黃素、煙酸、維生素Bl、B2、C、鈣、磷、鐵、亞油酸及多種氨基酸。古代傳說如果長期服用枸杞子能壽逾百年,身輕體健,耳聰目明,枸杞因此深受歷代醫學和養生學家的推崇。最適合吃枸杞的是體質虛弱、抵抗力差的人,而且,一定要長期堅持,每天吃20克(大約一小把),才能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