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64的林阿姨在家休息的時候,突然感覺右下肢發麻,然後有一股劇烈的疼痛從右下肢蔓延開來,整條腿也變得冷冰冰的。家人發現異常之後,馬上將她送到醫院急診。
醫生接診之後,發現林阿姨右下肢皮溫涼,股動脈、膕動脈、足背動脈搏動已經消失,血液檢查顯示肌紅蛋白高達217.2ug/L,CT血管造影顯示右下肢血管幾乎不顯影,此外右髂動脈、股動脈、膕動脈管腔充滿了血栓。
這麼長的血栓,連經驗豐富的醫生也很少見。事不宜遲,醫院馬上為林阿姨安排右股動脈切開取栓術。
最終,林阿姨右下肢的血栓被順利取出,總算保住了右腿。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林阿姨終於能下床走路了。
林阿姨感激地表示,如果不是醫生醫術精湛,她這條腿可能就保不住了。
一、為什麼我們體內會有血栓?
血栓,就是堵塞在體內的血塊,使血管通道發生「大塞車」,相關的臟器沒有充足的血液供應,增加死亡風險。
當血栓在大腦的時候,就會造成腦梗;當血栓在心臟的時候,就會造成心梗;當血栓在肺部的時候,就會造成肺栓塞……
那麼,血栓是怎麼形成的呢?
原來,我們的血液中存在凝血系統和抗凝系統。正常情況下,凝血系統和抗凝系統會保持平衡,使血液在血管中正常流動,不會引起堵塞。
但是,因為一些特殊的情況,比如血流速度變慢、凝血因子病變、血管損傷等,導致凝血功能亢進,或者抗凝功能減弱,就會失衡,產生血栓。
通常,血栓可以分為動脈血栓栓塞和靜脈血栓栓塞兩種類型。
動脈血栓是心梗、腦梗的元兇,比如腦血管血栓、心臟血管的栓塞。腦血管血栓表現為一側肢體功能障礙,引起偏癱、昏迷、言語不清、視覺障礙等,嚴重的會造成殘疾,甚至死亡。心臟血管血栓會引起心絞痛、心肌梗死,導致間歇性跛行,甚至壞疽,需要截肢。
靜脈血栓是「隱形殺手」,發生率遠遠高於動脈血栓。靜脈血栓常見於下肢靜脈,容易引起肺栓塞,以及急性心肺功能障礙,表現為呼吸困難、胸痛、咳血、暈厥等,情況嚴重的話,可能會導致猝死。
二、有沒有血栓,看雙腿就知道
那麼,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血栓呢?可以通過雙腿的表現來判斷。如果雙腿出現以下症狀,十有八九是被血栓盯上了,應提高警惕:
1、腿部浮腫
飲水過多、長時間站立或者久坐不動等,雙腿都會浮腫。但很少人知道,血栓也會導致雙腿浮腫。因為血栓會堵塞血管,延緩血液流動的速度,影響正常的代謝功能,導致水分無法正常排泄。
再加上雙腿位於人體下部,更容易使水分堆積,所以就會導致水腫,而且水腫的形狀不規則。
2、腳部發涼
腳部位於肢體的末端,距離供應血液的心臟比較遠,所以腳部的溫度通常會比較低,當血栓發生的時候,血液難以到達腳部,新陳代謝減弱,產生的熱能變少,溫度會更低,變得冷冰冰的。
冬天氣溫低,腳部發涼比較正常,但是如果在炎熱的夏天腳部也是冷冰冰的,就要警惕是不是血栓導致的了。
3、雙腿發麻
長時間站立或者久坐不動,雙腿血液流通不暢,腳就容易發麻,休息一會或者站起來活動活動就好了。需要注意的是,是否只是雙腿發麻,而且發作次數越來越頻繁,可能與血栓密切相關,應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
4、腿部顏色變化
正常的腿部顏色是與膚色一致的,當有血栓形成的時候,腿部血管缺氧,肌肉就會變青或者變紫,嚴重時還會出現大片淤青斑,應引起重視。
三、記住3個字,血栓不上身——動起來
世界衛生組織提醒,連續4個小時不運動,靜脈血栓風險就會增加。
所以,要想血栓不傷身,就要動起來,運動可以從頭到腳預防血栓。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保持有氧代謝,增強心肺功能,預防血脂在血管壁堆積,降低血栓的形成風險。
那麼,怎樣運動比較科學呢?
以走路為例,走路可以促進全身從頭到腳的血液循環,預防血栓的形成。建議每天走路30分鐘以上,約3000米的路程,並且堅持下去,一星期運動至少運動5次,走到微微出汗即可。
同時,還要注意運動後的心率,應保持在正常水平,切忌過度運動,有一個計算心率的公式:
運動後心率+年齡=170
比如年齡50歲的人,運動後的心率達到120就行,可以根據自己實際的身體情況來調整,但最好不要超過150次。
很多人以為血栓是中老年人的「專屬」,其實不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血栓盯上,原因不僅在於缺乏運動,還在於飲食不健康、長期熬夜、喝水較少等。所以,預防血栓,一定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