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黃帝內經》中食物搭配原則“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服,充益精氣”,數千年來人類的飲食經驗得出了食物的多樣性很重要,現代臨床營養學的觀念其實與此很一致。
吃進身體的食物,具有水滴石穿的力量!
1、主食:五穀雜糧
五穀類是人體熱量的主要來源。對大多數人而言,每餐攝取約1碗的五穀類已足夠。選擇這類食物時,宜以全胚芽糙米、蕎麥、燕麥、藜麥、高梁米、小米、南瓜、小麥胚芽、紅蘿蔔、玉米、土豆、紅薯,儘量以有機來源為主,減少炒飯、炒米粉、炒麵或泡麵等加油烹調的方式,以防止因攝取過多脂肪與熱量,而導致體重上升,從而帶來進一步的心血管問題。
2、蔬果:綠色蔬菜+水果
建議每天應攝取水果2份、蔬菜3份。蔬菜方面,多選擇深綠色蔬菜,如空心菜、番薯葉、青江菜等,及深黃色瓜果(如南瓜),有助於攝取更多維生素A和維生素C。烹調料理時,可將瓜果類切成小段或切絲,使用優質的鋼鍋,可以不需要加水,直接藉助鍋的作用鎖住食材本身的水份;或採用燙一下,或者選擇合適食材製作生食沙拉,如此較能儲存蔬菜的顏色和營養。
可以使用富含歐米伽3的優質亞麻籽油,補充油脂。空腹果菜汁:哈蜜瓜、蕃石榴、蘋果、甜橙、葡萄柚、牛油果、奇異果、木瓜、鳳梨、紅蘿蔔、甜菜頭、土豆、南瓜、生薑、芒果、香蕉、包心菜,每天250ml *4杯→加速排除血中毒物。可以在果菜汁中加入適量的姜,這樣就不會太過於寒涼。
3、蛋白質:奶蛋豆魚肉
食用肉類或家禽時,建議選擇瘦肉和去皮家禽,以減少油脂攝取量。選擇肉類宜以白肉為主,如雞肉、魚肉等。紅肉如豬肉、牛肉、羊肉含豐富鐵質,也宜適量進食。吃魚時,宜選擇含豐富蛋白質、但較低膽固醇的魚肉,避冤只吃含較高膽固醇的魚頭。豆類機會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無論是黑豆、黃豆、豌豆或者鷹嘴豆等,可以新增到日常的餐飲中。每天蛋白質來源以小麥胚芽+酵母粉+豆類+堅果為主→植物蛋白為主,增強肝臟功能;少吃動物蛋白→減輕肝腎負擔;
4、糖與調味品:少新增為宜
烹調時,儘量少新增糖、鹽或其他調味料與新增劑;也要減少食用煙燻食品,這些食物在製造過程中,往往加進不少脂肪、糖或鹽,過量攝取都會使血壓上升。油的使用,則可以選擇亞麻籽油,亞麻油裡面所富含的亞麻酸是人體必需但自體又不能生成的非常有用的物質,亞麻酸是人體細胞的必需物質,它對人體而言可以幫助人體恢復細胞活性,消除人體慢性炎症,在有效溶解血管內栓體方面更是效果十分明顯。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委員會確定亞麻酸對人類至少有13大類好處。
5、鮮榨蔬果汁替代含糖飲料
含糖飲料,多麼的不建議喝,這裡就不多說了。建議每天補充豆奶、鮮榨蔬果汁或者堅果奶,有了飲品的口感,還能為身體提供很多好的營養。
6、水是健康的關鍵
水是生命和健康的泉源,是保持正常血液黏稠度的重要元素,維持正常的血壓也需要充足的水分。建議每人每天應喝8大杯水,當中可包括開水、茶、果汁和湯。最好每天能維持喝水量在2000- 2500c.c.左右,大約每天要排出1500c.c.的尿液,如此才能使腎臟運作的耗能最少,以保護腎臟功能。選擇優質的飲用水,例如鹼性還原水(PH 8.5-9.5)→鹼化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