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從小已養成早晚刷牙習慣,甚至用餐後立即刷牙,保持口腔清潔。但不少人或有疑問,為何勤刷牙仍患有蛀牙?原來可能跟以下5個常見的刷牙錯誤習慣有關,大家不妨注意呢。
1.飯後立刻刷牙
不少人都認為飯後刷形有助改善口腔衛生,但原來進食後口腔內會變酸,琺琅質會軟化,若太勤於刷牙其實很容易磨損琺琅質。有牙醫表示,唾液具有對抗蛀牙的功能,可抑制細菌、中和口腔酸性。吃完東西后口中會產生很多唾液,使用牙膏刷牙會造成口腔黏膜乾燥、唾液分泌量減少,促使口中酸性化,容易形成細小蛀洞。建議飯後先用牙線清潔牙縫殘渣,過了15至30分鐘後才再刷牙。
2.沾溼刷頭令牙膏易起泡
刷牙並非滿嘴牙膏泡泡就有效。有齒科教授表示,淋溼的牙膏刷幾下便起泡,容易予人「已經刷好」的錯覺,導致口腔內仍殘留很多細菌。此外,太早起泡會令牙膏的成分過早就隨水分流失,抗蛀牙功效大打折扣。正確的刷牙方式應為,直接將牙膏擠在乾的牙刷頭上,再仔細刷洗每一隻牙齒。
3.牙膏擠在牙刷表面
在刷頭擠上牙膏後,直接放到嘴裡刷,其實只會讓牙膏碰到一部份的牙齒,無法做到整體口腔清潔。擠上牙膏後,用食指輕輕壓下,讓牙膏可嵌入刷毛,如此一來就能完整利用牙膏清潔。
4.使用硬毛牙刷用力刷牙
不少人會用硬刷毛牙刷大力來回刷牙,認為才有效清除牙菌斑。但其實硬刷毛用力刷牙容易磨損牙齒,長遠造成牙齦萎縮,甚至象牙質露出,引致敏感牙齒。建議挑選軟毛,讓刷毛深入齒間,又不易弄傷口腔。
5.刷完牙狂漱口
不少人習慣在刷牙後漱口好幾次,將口中牙膏殘留的味道清洗乾淨,但原來此舉會令牙膏內的抗蛀氟化物也沖走。建議刷牙後只要含10毫升水,在口中20秒後吐出,並且在隨後30分鐘內不喝水或吃東西。
健康一點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