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落枕痛,這些是你應該知道的

落枕是一年四季都很常見的疾病,而且也是中醫針灸最拿手、效果最好的病種之一,效果立竿見影,作為醫者還可以很快確立自己的信心和取得患者的認可。

我記得大學一年級時長了智齒,去診所看病,遇到一位老人,表情痛苦,手捂脖子,匆匆來到診所,很顯然是脖子僵硬疼痛,一猜就是落枕了。我也跟了上去,想看大夫怎麼給老人治療。醫生遇見此情景竟然很慌亂,我忽然明白這里是西醫診所,對於落枕並沒有什麼特別好的治療方法。不過,醫生轉身進了屋子取出了火罐和一個藍色小盒子,一見藍色小盒子我心里就明白了,那是我們學針灸時老師發的一套針具,毫針、三棱針、梅花針樣樣俱全。大夫卻沒有用毫針,而是取出了梅花針扣刺脖子痛點,可能是力度把握得不好,老爺子一臉痛苦,後來便哎呀呀的叫了起來,醫生停了手開始拔罐。但老人比較瘦弱,試了兩三次也沒拔上去。我在旁邊看得手癢,舉著瓶子湊過來說:“要不我試試?”但走近發現,所有的針隱約都有了鏽跡,再加上我的右手還輸著液。我看老人歪著頭痛的很重,目測是在督脈和少陽經,於是以指代針用力掐在了老人“中渚穴”上,隻1分鍾老人可以左右扭頭了,很是高興,要求繼續治療。我發現,他目前只是抬頭受限,病在督脈,而手部太陽、小腸經的“後溪穴”按壓並沒有太大感覺。此時突然看到針盒里的三棱針,針尖鋒利而針尾卵圓十分順手,於是左手用針尾抵在老人“後溪穴”上,同時讓老人用力抬頭。兩分鍾後老人便可以自由活動頸部了。

前幾天門診,懷孕的女兒陪著母親來針灸,說自己落枕3天了,從脖子痛到了胳膊,醫院檢查並沒有什麼問題,拔罐後有所緩解,可現在又開始痛了。我知道懷孕期間不能針灸,很容易由氣動血影響胎兒。從脖子痛到胳膊,病在手少陽,於是輕壓“中渚穴”,揉推疼痛的臂膀,同是皮內針貼眉頭的“攢竹穴”引氣。她疼得大叫,隨後用局部手法鬆解,終於氣通而痛止。

落枕在廣東地區稱“訓矮頸”,病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肌肉扭傷,如夜間睡眠姿勢不良,頭頸長時間處於過度偏轉的位置;或因睡眠時枕頭不合適,過高、過低或過硬,使頭頸處於過伸或過屈狀態,均可引起頸部一側肌肉緊張,使頸椎小關節扭錯,時間較長即可發生靜力性損傷,使傷處肌筋強硬不和,氣血運行不暢,局部疼痛不適,動作明顯受限等。二是感受風寒,如睡眠時受寒,盛夏貪涼,使頸背部氣血凝滯,筋絡痹阻,以致僵硬疼痛,動作不利。三是某些頸部外傷,也可導致肌肉保護性收縮以及關節扭挫,再逢睡眠時頸部姿勢不良,氣血壅滯,筋脈拘攣,也可導致本病。四是素有頸椎病等頸肩部筋傷,稍感風寒或睡姿不良,即可引發本病,甚至可反複落枕。

一般表現為起床後感覺頸後部和上背部疼痛不適,以一側為多,或有兩側俱痛者,或一側重,一側輕,由於身體由平躺改為直立,頸部肌群力量改變,可引起進行性加重,甚至累及肩部及胸背部。多數患者可回想到昨夜睡眠位置欠佳,檢查時頸部肌肉有觸痛。由於疼痛,使頸項活動不利,不能自由旋轉,嚴重者俯仰也有困難,甚至頭部強直於異常位置,使頭偏向病側。檢查時,頸部肌肉有觸痛、淺層肌肉有痙攣、僵硬,觸之有“條索感”。

小妙招快速止痛

【醋熱敷法】米醋,能起到活血化瘀功能。取米醋300-500毫升,準備一塊棉紗布浸入米醋中,然後將浸濕的棉紗布平敷在頸部肌肉疼痛處,上面用一個70-80℃的熱水袋熱敷,保持局部溫熱20-30分鍾。熱水的溫度以局部皮膚感覺不燙為度,必要時可及時更換熱水袋中的熱水,以保持溫度。熱敷的同時,也可以配合活動頸部,一般治療1-2次,疼痛即可緩解。如家中沒棉紗布,可用純棉毛巾代替。

【拔罐法】在頸、肩、背部找到相應的阿是穴(也就是痛點)拔火罐,可走罐,也可在阿是穴上用三棱針點刺,然後刺血拔罐,等出血後停留5分鍾,然後起罐。

【耳穴掐壓法】在耳穴對應的肩頸區,用拇指食指先揉紅,然後用指甲掐此區域。同時活動頸部,最好以對抗性活動為主,怎樣痛怎樣活動。

【穴位按摩法】俯仰受限者,按揉“後溪穴”,嚴重者用棉簽壓穴,同時掐“人中穴”。按壓配合頸部的俯仰活動;左右轉頸受限者,按揉“中渚穴”,同時按壓眉尾“攢竹穴”,按壓時配合頸部的左右轉頸。

【腳趾按摩法】將腿抬高,然後將患側足大趾與足二趾分開,順時針三圈逆時針三圈,同時配合脖頸一同旋轉。

平時做好預防及保養

一、用枕要適當

人生的三分之一是在床上度過的,枕頭的高低軟硬對頸椎有直接影響,最佳的枕頭應該是能支撐頸椎的生理曲線,並保持頸椎的平直。枕頭要有彈性、穩定,枕芯以熱壓縮海綿枕芯為宜。喜歡仰臥的,枕頭的高度為8厘米左右;喜歡側臥的,高度為10厘米左右。仰臥位時,枕頭的下緣最好墊在肩胛骨的上緣,不能使頸部脫空。其實,枕頭的真正名字應該叫“枕頸”。枕頭不合適,常造成落枕,反複落枕往往是頸椎病的先兆,要及時診治;另外要注意枕席,枕席以草編為佳,竹席太涼太硬,最好不用。

二、頸部鍛煉要正確

頸椎的鍛煉應該慎重,要避免無目的的快速旋轉或搖擺,尤其是頸椎病急性期、椎動脈型頸椎病或脊髓型頸椎病。我們推薦的方法簡單易行,但要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必須持之以恒。

頭中立位前屈至極限,回複到中立位;後伸至極限,回複到中立位;左旋至極限,回複到中立位;右旋至極限,回複到中立位;左側屈至極限,回複到中立位;右側屈至極限,回複到中立位。動作宜緩慢,稍稍用力。鍛煉時有的病人頸部可感覺到響聲,如果伴有疼痛,應減少鍛煉的次數或停止鍛煉;如果沒有疼痛,則可以繼續鍛煉。

頭中立位雙手十指相叉抱在頸後,頭做緩慢的前屈和後伸運動,與此同時,雙手用力對抗頭的運動,以鍛煉頸椎後側肌肉力量。

三、坐姿要正確

頸椎病的主要誘因是工作學習的姿勢不正確,良好的姿勢能減少勞累,避免損傷。低頭時間過長,使肌肉疲勞,頸椎間盤出現老化,並出現慢性勞損,會繼發一系列症狀。最佳的伏案工作姿勢是頸部保持正直,微微地前傾,不要扭轉、傾斜;工作時間超過1小時,應該休息幾分鍾,做些頸部運動或按摩;不宜頭靠在床頭或沙發扶手上看書、看電視。

四、避免頸部損傷

頸部的損傷也會誘發本病,除注意姿勢以外,乘坐快速交通工具,遇到急刹車,頭部向前衝去,會發生“揮鞭樣”損傷。因此,要注意保護自己,不要在車上打瞌睡,坐座位時可適當地扭轉身體,側面向前;體育比賽時,更要避免頸椎損傷;頸椎病急性發作時,頸椎要減少活動,尤其要避免快速的轉頭,必要時用頸托保護。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