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常認為某個人患了精神疾病是因為受到了精神刺激。比如失戀、失業、糾紛、意外傷害等等。小編身邊就有一名女性朋友,因為丈夫外遇,受刺激後精神失常。可是還有很多人,雖然受了刺激仍活得很好,難道是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比我朋友的更強?研究表明:沒那麼簡單!
人們常常認為某個人患了精神疾病是因為受到了精神刺激。比如失戀、失業、糾紛、意外傷害等等。小編身邊就有一名女性朋友,因為丈夫外遇,受刺激後精神失常。可是還有很多人,雖然受了刺激仍活得很好,難道是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比我朋友的更強?研究表明:沒那麼簡單!
小編用最具代表性的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來談談精神疾病的發病原因。
1.遺傳。:
醫療界大量關於精神分裂症的調查發現:遺傳因素起重要甚至是主導作用。與患者血緣關係越近,親屬中患病的人數越多,患病的風險就越高。
2.神經發育:
精神分裂症的發生可能與神經發育異常有關。易致病的基因和某些神經發育危險因素(如流感病毒)相互作用,使得胎兒大腦發育過程中出現神經病理改變,導致心理整合功能紊亂。但這種異常並不會即刻表現出來,而是隨著人們進入青春期或成年早期,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下,出現精神分裂症症狀。
3.神經生化因素:
多巴胺和五羥色胺
多巴胺和五羥色胺都是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醫療界認為精神分裂症是中樞多巴胺功能亢進導致,但這不能解釋精神分裂症的陰性症狀(如情感冷漠、思維貧乏等)。最新的研究顯示,前額葉多巴胺功能低下可能與患者的陰性症狀和認知缺陷有關。也有觀點認為精神分裂症與五羥色胺的代謝障礙有關。
4.心理社會因素:
目前尚未發現任何能決定是否發生精神分裂症的心理社會因素。雖然看上去是精神刺激導致了精神失常,但這種異常更多的是應激所致精神障礙,遠達不到精神分裂症的強度。目前醫學界普遍認為:心理社會因素可以誘發精神分裂症,但最終的病程演變常不受先前的心理因素所左右。
所以,精神刺激充其量是誘發因素,遠不是精神疾病的決定因素。像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發病原因非常複雜,醫療界更傾向於遺傳和生化等生物性因素,而不是精神心理因素。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趣或是對你有幫助的話,分享讓更多朋友看看,討論一下你們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