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菌的辨別、食用常識及中毒自救方法,醫生關心您!

俗話說得好!身體健康者常年輕;無負於人者常富有。大家好,我是CA小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天要討論的野生菌的辨別、食用常識及中毒自救方法,醫生關心您!吧!

 

野生菌中毒症狀

(source: toutiao)

夏季是野生菌中毒的多發期,食菌中毒者絕大多數人都是胃腸炎型輕度中毒,臨床表現為劇烈噁心、嘔吐、腹痛等,還有少數為神經精神型,臨床表現為頭昏、噁心、嘔吐,然後出現煩躁、譫妄、幻視等症狀。如果中毒嚴重,對人體損害極大,會引發急性腎功能衰竭或導致休克甚至死亡的肝壞死和溶血性的中毒。

食用野生菌中毒主要原因

(source: toutiao)

(一)誤食有毒菌類。常見的野生菌有上百種,但能食用的菌子只有三四十種。一些有毒菌與無毒菌外形相似或混雜生長,常常誤採誤食發生中毒。

(二)加工環節失誤。即使是無毒的野生菌,如果加工過程中沒有煮透煮熟,食用後也可能發生中毒。

(三)生長環境因素。一些野生菌雖屬無毒菌類,但如果其所生長的地方發生汙染,或者地層下含有有毒礦物,誤食這種地方生長的菌類很容易發生中毒。

如何辨別有毒野生菌

(source: toutiao)

在我國,毒菌約有180多種,其中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30多種。一般來說,有毒菌的顏色比較鮮豔,菌帽上可能會有疙瘩、紅斑、溝託、溝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環。有毒菌摘斷後通常會有漿汁流出來,味道刺鼻。有毒菌還可從

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識別:

一看生長地帶。可食用的無毒菌類多生長在清潔的草地或松樹、櫟樹上,有毒菌往往生長在陰暗、潮溼的骯髒地帶。但即使是可食用的野生菌,生長在噴灑過農藥、施過化肥的莊稼地和種植有桉樹的地帶,食用後也會導致中毒。

二看顏色。有毒菌菌面顏色鮮豔,有紅、綠、墨黑、青紫等顏色,特別是紫色的往往有劇毒。有毒菌採摘後一般很快變色。

三看形狀。無毒菌菌蓋較平,傘面平滑,菌面上無輪,下部無菌托。有毒菌菌蓋中央一般呈凸狀,形狀怪異,菌面厚實板硬,菌稈上一般有菌輪,菌托稈細長或粗長,易折斷。

四看分泌物。將採摘的新鮮野菌撕斷菌稈,無毒菌的分泌物清亮如水(個別為白色),菌面撕斷不變色;有毒菌的分泌物稠濃,一般呈赤褐色,撕斷後在空氣中易變色。

五聞氣味。無毒菌有特殊香味,無異味。有毒菌有怪異味,如辛辣、酸澀、惡腥等味。

六是化學鑑別。取採集或買回的可疑菌,將其汁液取出,用紙浸溼後,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鹽酸或白醋,若紙變成紅色或藍色的則有毒。

食用野生菌注意要點

(一)不要購買和採摘自己不熟悉的菌類,尤其是顏色鮮豔的野生菌。

(二)對自己熟悉並確定為無毒菌的,也不要混雜加工食用,因為種類不同的野生菌混雜炒煮可能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有毒物質。加工野生菌一般要通過高溫煮透,降低毒性。

(三)食用野生菌時不要飲酒。有的野生菌雖然無毒,但含有的某些物質可能與酒中所含的乙醇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毒素引起中毒。

食用野生菌中毒後自救要點

食用野生菌後如出現噁心、頭暈、嘔吐、看東西不明或幻視、幻聽療狀,應立即採取以下措施:

一是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二是及時前往醫院治療,萬一來不及就醫,應立即採用簡易的方法進行催吐、洗胃、導瀉處理,可大量飲用溫開水或稀鹽水,然後用湯勺等硬質東西刺激喉部,儘快排除體內尚未被吸收的殘菌或減緩有毒物質的吸收,減輕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

三是讓患者飲用少量鹽糖水,補充體液,防止中毒者脫水導致休克;

四是對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強行向其口內灌水,防止窒息;

五是保留野生菌樣品供專業人員救治參考。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CA小編在健康一點靈分享的健康生活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健康一點靈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健康良心事業 – 只分享好文並分享這篇「野生菌的辨別、食用常識及中毒自救方法,醫生關心您!」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