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
健康一點靈
小編CA!今天要來說說關於「這六招補腎法,強腎固本,溫腎壯陽!快來試試看吧!」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腎虛,大都有的9大表現!
1、總感到很困,但卻睡不著。好不容易睡著了,又總是睡睡醒醒。:
2、在正常喝水的情況下,每晚要起夜3次以上。:
3、排尿無力,淋漓不盡。:
4、在早晨起床時出現眼睛浮腫的症狀。:
5、在上樓梯時,剛走到三樓就感到雙腿無力。:
6、坐在椅子上的時間若超過兩個小時,就會感到腰痠、腰痛。:
7、站立的時間超過一個小時,就會感到兩腿發軟。:
8、總想閉目養神,不願思考問題。:
9、頭髮大量脫落。:
腎陽虛
1、中醫藥方右歸丸、縮泉丸、腎寶、玉蓯蓉、金匱腎氣丸、右歸丸等溫腎祛寒,縮尿止遺。
2、可以食療:杜仲腰花、茴香燉煮腎、杞地山藥粥,都是補腎食療方法,也可以吃狗肉、羊肉、韭菜、泥鰍來進行食補。
腎陰虛
可以服用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等。食療用杞地山藥粥。
道醫是上至道家,下至宮觀大德道士在日常生活中的經驗累積。道醫借用了道家(道教)的文化,同時也採用了傳統中醫的文化,運用一系列獨特的內容,醫術和方法,在道教中脫穎而出,形成了一個由教內宮觀大德道士、教外的道家學者組成的特殊道醫流派。道醫古稱“大醫”。
道醫學的歷史悠久,博大精深。道醫學是隨著道教的產生髮展而發源興起的,一般認為它起源於秦漢,形成於魏晉南北朝,鼎盛於唐宋。中國古代的名醫葛洪、孫思邈、朱丹溪等都是著名的道教人士。
道醫6招補腎法,強腎固本、溫腎壯陽、延緩衰老!
1、拔雙耳
兩食指伸直,分別伸入兩耳孔,旋轉180度,反覆3次後,立即拔出,耳中“啪啪”鳴響,一般拔3-6次。此法可使聽覺靈敏,並有健腦之功。
2、鳴天鼓
兩掌分別緊貼於耳部,掌心將耳孔蓋嚴,用拇指和小指固定,其餘三指一起或分指交錯扣擊頭後枕骨部,即腦戶、風府、啞門穴,耳中“咚咚”鳴響如擊鼓。
該方法有提神醒腦、寧眩聰耳之功效,不僅可作為日常養生保健之法,而且對中老年人常見的耳鳴、眩暈、失眠、頭痛、神經衰弱等病有良好的療效。
3、湧泉穴
所謂的湧泉穴是人體足少陰腎經上一個無法替代的穴位。湧泉穴位於腳底的中線前的三分之一的交點處,就是當腳屈趾時,腳底出現凹陷的地方。
《黃帝內經》上說:“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說: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來源於足下,湧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所以,湧泉穴在養生保健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經常按摩湧泉穴,可以使人腎精充足、耳聰目明、精神充沛、性功能強盛、腰膝壯實不軟、行走有力。
4、太溪穴
太溪穴是腎經的原穴,是匯聚腎經元氣的“長江”,所以古人稱太溪穴為“回陽九穴之一”,認為它具有極高的回陽救逆之功。刺激太溪穴具有明顯提高腎功能的作用,所以可以經常按揉太溪穴,每次每個穴位5分鐘左右便可,不必拘泥於方法。
當然在腎經的流注時間,即下午17~19點時按摩的效果更好,按揉時可用對側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按揉的力度,除了要有酸脹的感覺之外,還要有麻的感覺。
5、氣海穴
氣海穴被稱為人體的“元氣之海”,是人體內陽氣蒸發陰液,使陰液化生雲氣,滋潤全身的關鍵場所。古代醫家認為,經常按摩或艾灸氣海穴,可以使心火下降至腎內,腎水上升至心肺,其效果就如同使太陽升起,照耀江海一般。氣海穴位於人體前正中線上,肚臍下1.5寸(約兩橫指)處。
用大拇指點按此穴,當感到此穴處有酸脹感或有氣在此穴中上下行走的感覺時,再繼續揉按10分鐘即可,可每日按摩此穴一次。或者將艾條點燃,懸於氣海穴上方2~4釐米處。然後將艾條呈上下鳥雀啄食狀對此穴處的面板進行灸灼,可每次灸灼10~20分鐘,至面板有較強烈的溫熱感為止。
6、命門穴
中醫認為,命門穴是人體內“命門之火”聚積的地方。經常按摩命門穴可起到強腎固本、溫腎壯陽、延緩衰老、促進任督二脈的氣血執行、治療陽痿、腰痛、行走無力、水腫、耳鳴耳聾等病症的作用。
命門穴位於人體的後正中線上,兩腎之間,其位置與肚臍相平行。用雙掌摩擦命門穴,當感到該穴處發熱時,將雙掌按在腰部兩側(腎臟所在的位置)10分鐘左右即可。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CA小編在
健康一點靈
分享的健康飲食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
健康一點靈
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健康良心事業 – 只分享好文並分享這篇「這六招補腎法,強腎固本,溫腎壯陽!快來試試看吧!」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