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健康一點靈小編CA!今天要來說說關於「這些做法不一定會導致糖尿病!錯誤認知請改正!」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隨著糖尿病患者不斷的增加,一些正常的人群也會擔心自己患上糖尿病,於是會去打聽比如怎麼樣容易會患上糖尿病,但是事實沒有絕對,還是需要謹慎對待,不要危言聳聽,如果是已知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的檢查中一些誤區也是要注意的。
診斷糖尿病的常見誤區
1、吃糖太多引發糖尿病。迄今為止,沒有任何科學證據表明,吃糖多會得糖尿病。糖尿病的發生原因極為複雜,涉及遺傳、感染、基因變異、環境、飲食等因素,至今未被醫學界完整清晰地闡明。因此,不可將糖尿病與吃糖太多簡單地畫等號。
2、一診斷糖尿病就要打胰島素。1型糖友的確需要這樣治療,大部分2型糖友只需通過合理飲食、規律的鍛鍊和口服藥就能控制。
3、只有成人才會得糖尿病。兒童和青少年糖尿病以1型居多。如今,他們患上2型糖尿病的可能也增加了。預防措施就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少看電視、多參加體育運動、少吃垃圾食品等。
4、肥胖引發糖尿病。體重指數(BMI)超過25只是引發糖尿病的諸多危險因素之一。有很多體重超重的人身體完全健康,一些體重正常的人卻得了糖尿病。
5、患上糖尿病就意味著飲食要異於常人。其實,不論健康人還是糖友,都需要健康的飲食,即選擇低脂、營養全面、熱量適中的食品。
糖尿病症狀
對於糖尿病患者,他們最開始的症狀其實並不明顯,為方便大家,我們特此收集了以下內容,如果您一旦出現下述症狀就應該引起重視:
(1)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感到疲倦無力、頭暈;
(2)肥胖而喉頭經常乾渴,喝水明顯增多者;
(3)原本肥胖卻突然變得很瘦的人;
(4)身體方面有傷口感染了,卻久治不愈;
(5)平時易患癤或癰,而且不宜治癒;
(6)中年以後初次發生肺結核,並且進展很快,治療效果不好;
(7)面板瘙癢,尤其是女性外陰瘙癢;
(8)面板出現異常感覺,如螞蟻感、麻木、燒灼痛、針刺痛;
(9)經常出現不明原因的抽筋;
(10)出汗異常,如半邊身體出汗、上半身或下半身出汗、或吃飯時大汗淋漓;
(11)視力迅速下降有云霧狀,或者看不清遠處的東西;
(12)性功能發生障礙;
(13)在飲食方面,食慾突然明顯增加,易飢餓。
如果出現上述症狀,及時進行檢查。
糖尿病診斷的誤區:
1。 糖尿病診斷的誤區之一:重空腹血糖輕餐後血糖
空腹血糖只能代表夜間至次日早餐前一段時間的血糖控制情況。多年來的糖尿病防治經驗告訴我們,儘管空腹血糖控制良好,如果餐後血糖長期不能處於正常範圍,則糖尿病的各種併發症(如心臟病、腎臟病、視網膜、神經病變)等還是難以倖免。餐後高血糖在2型糖尿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處於非常重要地位。
餐後高血糖的危害性最大,引起的不良後果最嚴重,為糖尿病併發症主要的危險因子。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餐後高血糖對於糖尿病及其微血管和大血管併發症有重要的影響,這些併發症是糖尿病致殘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糖尿病人如只控制空腹血糖,而餐後高血糖控制不良,心肌梗死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增高。
因此,在確診患有2型糖尿病之後,不僅需要經常性地檢查空腹血糖和尿糖,更應不怕麻煩地監測餐後血糖。而不能片面地只重視空腹血糖,也不能片面地認為空腹血糖控制好了就行了。
2。 糖尿病診斷的誤區之二:重血糖輕糖化血紅蛋白
血糖僅能反應10-15分鐘內的變化,糖化血紅蛋白能反應3個月的血糖總體水平,而且主要反應餐後血糖水平。因此糖化血紅蛋白是糖尿病比較理想的用以評測血糖控制水平的指標。
3。 糖尿病診斷的誤區之三:重血糖輕其他必要檢查
糖尿病是一種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島素作用缺陷所導致的糖、脂肪和蛋白質代謝障礙,而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多病因性的代謝性疾病。長期發展可產生嚴重的大血管和微血管併發症,導致多種器官特別是眼、腎、神經、心臟和血管出現功能異常甚至衰竭。
因此,應該每3個月查1次尿微量白蛋白,每半年查1次眼底,每半年查1次血脂,經常測血壓做心電圖。
新標準將糖尿病定義為:一組因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和胰島素作用缺陷引起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長期的高血糖會損害許多器官(尤其是眼、腎、神經、心臟、血管),導致其功能障礙、衰竭。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CA小編在健康一點靈分享的健康醫療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健康一點靈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健康新視界並分享這篇「這些做法不一定會導致糖尿病!錯誤認知請改正!」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