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摟哈摟親愛的大家~~我是健康一點靈小編葡萄!今天要來說說關「越來越多人開始使用中藥養生,但有一些注意事項你必須知道!」的事件!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信賴中藥的療效,去藥店買藥也總會被推薦中成藥。但中藥也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合理可以防治疾病,反之可能會影響身體健康。今天,小編為大家講解中藥怎麼吃才最有效、最正規。
“中藥用法講究多”
中藥不像西藥,只需分時、分量,它在煎煮方法、服法、用量、服用時間、服用溫度等方面都有講究。
首先,服用中藥有溫度要求。中醫將外感風寒、寒邪犯胃引起的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歸入寒證,要熱服藥汁,才能達到趨趕風寒、健脾溫中的目的。而用寒涼藥治熱性病證,如肺炎、支氣管炎、風熱感冒等疾病出現的口乾、舌紅、便祕等,宜涼服或冷服。對於一般的湯劑,如滋補類中藥,溫服即可。
其次,服藥時間要根據病情和藥性來定。一般情況下,補藥宜飯前服,驅蟲藥與瀉下藥宜在空腹時服,對胃腸刺激性的藥物及其他一般性的藥物宜在飯後服,寧神安眠的藥宜在睡前服。
再次,內服丸劑、散劑均可用溫開水吞服,加酒是為其升提宣通,用淡鹽水送服是為了引藥入腎。當然,中藥的服法還有一些更為具體的要求,那就需要聽從醫生的囑咐了。
最後,要注意服藥後的護理。例如服發汗藥後即需安臥,服辛溫發表藥宜蓋被,而服辛涼發表藥則不宜捂被。凡服發汗藥者,只宜取得通體微汗,不可令人大汗淋漓,以防發汗太多而虛脫(尤其老年人)。若發現服藥後不出汗,可加服些熱開水或熱稀粥,以助藥力。服發汗藥後,不可即食酸味食物及冷飲。
“自己煎藥注意啥”
自己回家煎藥,許多人往往束手無策。在此給大家提幾點注意事項。
1. 中藥不能洗。
有的患者覺得買來的中藥有點髒,喜歡回家先洗一下再煮。中藥飲片的來源廣泛,最主要的就是植物藥,包括根、莖、葉、花、果實、種子這幾類。此外還有礦物質藥、貝殼類藥和動物藥。這些藥材在加工過程中經過了炮製工序,因此只要藥劑師根據處方調配好了,患者回家直接煎煮就可以了,完全不需要衝洗。另外,有的患者開啟包後覺得有些可能是髒東西,就挑出來,這樣可能也把有效成分給剔除了。
2. 反覆煎要加熱水。
煎第一次前,通常要用涼水浸泡,然後直接煎就可以了。但建議第二煎的時候最好用溫水或者熱水
3. 最好用砂鍋。
按照傳統,我們一般推薦用砂鍋來煎藥。不建議用鐵鍋、鋁鍋,因為其中含有一些金屬元素,對藥效會有影響
4. 火候要掌握。
一般煎藥都是用大火燒開後調成小火,然後再用文火熬。但解表藥(有風寒解表藥和風熱解表藥,一般用於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等)需要武火直接煮開,然後再煎煮10~20分鐘,隨後把藥汁潷出來,再加水煎第二煎。第二煎也要用武火煎煮,煮沸後保持5~10分鐘。 “常見中藥也不可隨意用”
不少人家中會有親友送的名貴中藥,比如人蔘、鹿茸;有人會買金銀花等常見藥材代茶飲;還有人會買一些中成藥回來吃。這三種情況往往都不經過中醫師辨證,容易產生誤區,在此我給大家歸類提醒一下。
一些名貴的藥材總是讓人束手無策,例如整塊的西洋參質地很硬,很多人不知道怎麼吃。其實可以用紗布包好,用刀背在案板上打碎,煎煮湯汁服用或泡水服用,也可去藥店用銅錘粉碎後裝膠囊服用。每次服用3~5克即可。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分清西洋參和人蔘。人蔘是大補元氣的,性溫,西洋參是補氣養陰的,性幹寒。服用前最好請中醫師辨明體質。還有就是鹿茸。鹿茸是補陽的藥,常見的用法是泡酒喝,可以充分發揮藥效。不喝酒的人可以先用水泡上三五個小時,然後放在鍋裡燉。
一些常見的中成藥,使用時也要多加小心。例如,牛黃解毒丸或牛黃解毒片是老百姓家裡的常備藥,多用於上火,如嗓子疼、嘴角起泡、大便乾燥等。牛黃解毒丸裡含有雄黃,也就是硫化砷,這種物質使用不當或長期使用,的確可能導致危害。所以,建議這種藥應對症吃,不要長期服用。像長期便祕患者,不要寄託於這一種藥,應該及時就醫。一些含有硃砂的中成藥,比如複方蘆薈膠囊、硃砂安神丸等,其主要成分是硫化汞,在人體內蓄積可以引起中毒,也不適宜長期或大量吃。
最後,還有一些特殊人群,用一些常見中藥時也要格外當心。例如,麻黃能讓周圍血管收縮,引起血壓升高。因此,高血壓患者服用此類藥物,最好諮詢醫生;杞菊地黃丸是從六味地黃丸演變過來的一個方子,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加了枸杞子和菊花,所以既補腎又補肝,有滋補肝腎又明目的作用。長期吃相對比較安全,但是脾胃不好或者經常腹瀉的患者,使用時還是稍微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