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性貧血治不好,是這8個原因在搗亂,醫生教你糾正貧血!

腎性貧血,是腎病患者的常見併發症,尤其是腎衰竭後,大部分患者都有腎性貧血,貧血明顯增加了腎病患者的尿毒症發病率和全因死亡率。

治療腎性貧血的藥物,主要是促紅素、紅細胞生成刺激劑,但是藥物效果有限,很多患者也不願意配合治療,貧血達標率並不理想。
為何治療貧血的藥物效果不好呢?有以下幾個原因:

1.鐵缺乏 是最常見的導致紅細胞生成刺激劑治療反應低下的原因,指南建議紅細胞生成刺激劑治療期間每3個月監測鐵指標1次。

2.葉酸或維生素B12缺乏 葉酸和維生素B12是合成血紅蛋白所必需的物質,如缺乏會影響紅細胞的生成。
3.甲狀腺功能減退 甲狀腺素分泌減少可能通過部分影響鐵吸收、降低造血組織代謝率、減低血漿和紅細胞內鐵更新率、組織耗氧量下降導致促紅素分泌減少等機制導致貧血。此外,甲狀腺激素有直接刺激血細胞生成作用。少數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可有抗自身紅細胞抗體,引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4.感染/炎症 伴有感染/炎症的患者紅細胞生成素的治療療效往往較差。感染/炎症本身就可以引起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這種貧血的發生與炎症反應導致的骨髓抑制有關。感染/炎症可通過增加鐵調素水平、啟用巨噬細胞等影響鐵的吸收、釋放和分佈,另外可能通過釋放炎症介質抑制紅細胞的生成,還可能阻斷貧血對促紅素分泌的反饋作用。
5.甲狀旁腺功能亢進 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可能引起促紅素抵抗,使促紅素的效果下降。
6.慢性失血 慢性失血可導致鐵的缺乏和對紅細胞生成素的反應減弱。常常表現為需要大劑量的紅細胞生成素來保持穩定的血紅蛋白水平,或者血紅蛋白水平下降,以及患者在使用靜脈鐵劑的情況下仍是鐵不足。

7.營養不良 研究顯示,透析患者的貧血,和低血清白蛋白,相關,因此攝入蛋白質和/或熱量的不足都可能導致血紅蛋白合成所需的原料不足。紅肉(畜肉)的蛋白質和鐵元素都很豐富,還容易吸收,是改善腎性貧血最好的食物。
8.透析充分性欠佳 透析不充分會蓄積過多的毒素,如胍類、精氨酸、多胺精氨等,會影響促紅素療效,使貧血得不到改善。因此在臨床工作中如使用促紅素後療效欠佳,應評價透析充分性,如透析充分性欠佳,可考慮選擇高通量透析或血液透析濾過,取代普通血液透析,以取得更好的療效。 如果腎性貧血患者有以上因素存在,應及時糾正。

血紅蛋白在100g/L以下,會出現明顯的疲勞,以及其它症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而使用藥物將其提升到115g/L以上或接近130g/L正常值時,並不能使患者產生獲益。
所以在貧血的治療過程中,患者需要每週監測血紅蛋白,直到血紅蛋白上升到100-115g/L之間。
腎病之友,共享知識,有任何腎病問題,都可以點選下面“瞭解更多”

健康一點靈: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