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太可怕,很多病人要截肢!腳上出現三個症狀,趕緊去醫院!

今年71歲的張阿姨患糖尿病三十餘年。兩年前,她出現小腿抽筋;行走一段距離後,下肢又累又乏,還會發麻、酸脹;經常自覺腳趾或足底有螞蟻在爬,偶爾還有針刺感。
沒過多久,張阿姨的左腳摸上去總是冰涼冰涼的,感覺也不像正常面板那麼敏感。去醫院看病,醫生告訴她,這是糖尿病引起的血管性病變,俗稱糖尿病足。

醫生給她開了藥,但服藥後沒太大改善。後來左腳趾開始破潰,流出惡臭的膿水,左腳顏色變暗,麻木。她非常著急,到處打聽。有人說要做手術截肢,有人說可做外科血管搭橋手術,還有人說可行微創的下肢血管成形術。她一時沒了主意。
張阿姨這些症狀,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下肢發冷,血管可能堵了50% 糖尿病足是由糖尿病引起的下肢神經損傷或血管損傷,是一種較嚴重的粥樣硬化病變,發展很快。 大家都知道,若供血給大腦的頸動脈發生問題,後果會很嚴重,有生命危險;而下肢血管出問題了,雖沒那麼危險,但對生活質量的影響也很大。

比如說,如果一側下肢的血管狹窄了大概50%的話,病人會出現該下肢發冷;再發展下去,會出現間歇性跛行,走50米或100米後,腳開始痛,坐下來休息又好轉;繼續下去就會出現靜息痛,夜不能寐。若不及時治療,腳上可出現壞疽,創口經久不愈,就要面臨截肢的可能。
糖尿病足的發病率相當高,患病後發生壞疽的機會也比常人高許多。所以,糖尿病病人出現腳痛、腳麻、發涼等症狀時,就應該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像吹氣球般把血管打通 一旦發生糖尿病足,就應該儘快治療。截肢只是為保生命而不得已採取的方法,是在其他治療方法無效時才使用的。 類似張阿姨這種情況,首先要做的是嚴格控制血糖,減少高糖對血管和神經的損害,改善肢體的缺血癥狀,避免出現壞疽。足部有破潰的,應無菌外科換藥,配合外用脫疽系列膏劑,促進創面癒合。

而對於已出現狹窄的下肢血管,有兩種方法,即血管搭橋和血管腔內成形術。兩者有何不同呢?
血管搭橋術(動脈重建術)
是在正常供血動脈段與病變血管遠端非狹窄動脈之間,架設一段自體或人造血管橋,以改善肢體的遠端供血。該法的血管通暢率約為60%,但實施的前提是遠端血管必須通暢;另外,手術對病人損傷較大,現已不作為首選。

微創治療(經皮血管腔內成形術)

是在病人大腿根股動脈處做一米粒大小的穿刺點,在X光透視下往血管內送入導絲,並最終使其通過病變血管;然後沿導絲置入球囊系統,球囊擴張,就像吹氣球一樣把閉塞的血管吹開,使血流通暢,最終達到擴張病變血管的目的。對於合適的病變血管部位,還可置入支架,這樣可以保障血管的長久通暢。

目前來說,血管腔內成形術尤其適合年紀比較大、身體情況不太好、伴有其他併發症的病人。
一般而言,當病人有血管病變(狹窄或堵塞)時,我們儘量優選簡單的方案,能靠藥物治療的,絕不首選侵入性的治療;但若藥物治療效果不好,就應考慮侵入性的治療,而這也應該從簡單的做起。

健康一點靈: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