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供非心血管專業人士閱讀,幫助大家了解更多的心血管疾病預防診療知識!
人一生都要努力學習兩門課程,一是如何在痛苦中維持體面和平靜;二是如何在獨處時獲得歡樂和尊嚴。
沒錯,我們不是在玩文字遊戲,因為這個觀點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被美國心髒協會提出來了。
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分屬不同系統,致病機理也不相同。糖尿病是一種糖代謝紊亂性疾病,其並發症讓人談“糖”色變;而心血管疾病則主要集中在了心髒和血管兩方面。二者看似區別明顯,實則聯繫緊密,以至於我們有理由把糖尿病直接看做是心血管疾病(其實還遠不止此)。
今天就與大家一起分享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的一些重要常識。
糖尿病患者多,你了解幾何?
我國的糖尿病患者超過1億!
糖尿病有“一高、一重和兩低”的特點:發病率高、經濟負擔重、診斷率低和血糖達標率低。研究顯示,在20歲以上的成年人群中,年齡標化的糖尿病患病率高達9.7%。這其中有6成以上的人並不知曉自己已經患有糖尿病,也就更談不上在患病早期就進行有效的治療。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等危症”?
“等危症”這個概念較早就提出來了,意味著不同類別的疾病最終引發了相同的結局。
首先,我們能在糖尿病患者身上找到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幾乎所有危險因素,如高血糖、血脂紊亂、高血壓、高血黏度等。
而臨床實踐還證明,只要患者確診為糖尿病,即使暫時沒有心血管方面的問題,他在10年內發生心血管病事件的概率等同於無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
事實是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隨心血管疾病,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中風、腎病及視網膜病變的危險性及進程。臨床研究顯示,在確診的糖尿病患者中,有超過70%的患者最終因為心梗死亡。
糖尿病如何影響心血管系統?
糖尿病最可怕之處是並發症,如糖尿病足病、糖尿病腎病和糖尿病眼病等,而首當其衝的是糖尿病血管病變。
誇張點說,糖尿病患者的血管是泡在糖水(血糖含量很高的血液)之中,患者血糖越高、高血糖時間持續越長,血管受到的侵害也就越嚴重(就像醃菜一樣,血管漸漸脫水失活變脆)。
糖尿病患者一旦並存高血壓,就會對心血管系統產生更大的危害——心梗和腦梗等意外的風險幾何倍數增高!糖尿病和高血壓共存的發病基礎是“胰島素抵抗”—— 各種原因導致胰島素無法發揮降糖作用。當血糖遲遲不能有效控製,機體為了代償隻好吸收大量的水鈉以“稀釋”血液,進一步推動了高血壓。
糖尿病合並高血壓時往往有較為特殊的表現,比如只有收縮壓升高,舒張壓正常;站著時血壓趨於正常,躺下測量血壓就偏低;晚上睡覺時血壓升高,起床後會因為血壓偏低而出現頭暈。
為什麼糖尿病患者還要降壓降脂?
糖尿病患者的注意力大都放在降糖上,其實降壓治療同樣重要。而且無論糖尿病患者是否伴有高血壓,一定程度上的降壓治療均可降低發生心髒和腎髒疾病的風險。
糖尿病患者的血壓控製很嚴格,最好將血壓控製在130/80mmHg以下。另外在服降壓藥期間,還應當每週量一次血壓(必要時多量幾次),並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用藥劑量。
降壓藥的選擇上一般首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類降壓藥(普利類)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降壓藥(沙坦類),再次可選用鈣通道拮抗劑(地平類);糖尿病患者若合並心動過速,則可選用β受體阻滯劑(洛爾類);難治性頑固性高血壓或老年收縮期高血壓常需加用利尿劑等。
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發病率顯著增高,這與患者血脂代謝紊亂密不可分(脂蛋白酶活性降低,導致甘油三酯清除不利),因此及時的調脂必不可少。如4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超過2.6mmol/L就是高危患者,就需要他汀類藥物的治療了。
說到“壽終正寢”,大家總會拿來形容那些盡享天倫之樂後“老死”的人,最好還是睡著睡著駕鶴西去。這樣患者自己承受的痛苦少,家人的精神負擔也更小。
其實臨床上的很多病例提示,有些高齡糖尿病患者雖然控糖很到位,實則其心血管系統已經傷痕累累。所謂的壽終正寢,有一部分是夜裡睡覺時發生了心梗或腦梗。當然,某些時候這也不失為一種最好的結局。
糖尿病在致病機理上與心血管疾病確實存在“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所以我們大可把糖尿病看成心血管疾病,管理好自己的體重,及時檢測血脂、血糖和血壓,並有針對性地用藥治療。最後一定要經常運動!
北京醫院●出診時間
週一上午:特需門診
週三上午:專家門診
(如有特別需要,可微信預約)
半個多月前,在公園裡“偶遇”玉蘭花。
這花給我的第一印像不是驚豔,而是大方和高雅。闊如手掌的花瓣,少了節外生枝的綠葉襯托,多了一份獨特的純美。低頭一聞,香味清幽卻不綿長,有種適可而止的灑脫。
此後的幾天,春雨和春風連番洗禮,它也只是不慌不忙地脫去一層層外衣,直到最後顯現的花蕊。而此時那些包裹嚴實的綠葉,如汩汩流水湧現出來。
春天傳送來萬物複蘇的訊息,玉蘭就頂著春寒抖弄了一樹的美麗和芬芳,所以在民間人們把它解讀為“報恩”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