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美國癌症報告表明,在過去的20年間,癌症總體死亡率下降了25%,主要的功臣就在於“癌症篩查”的推廣。
現在很多人都知道體檢的重要性,每年至少都會進行一次常規體檢。但是隨著一些重大疾病發病率的升高,甚至是體檢後不久查出癌症,不少人懷疑常規體檢專案能不能做到有效篩查。
然而很多看上去高階的體檢專案號稱能篩查腫瘤,但其實對於早期腫瘤的漏診、誤診率卻高得驚人!一不留神,你可能就花了“冤枉錢”。
到底常規專案還有沒有必要檢查,針對某些重大疾病,又該選擇什麼檢查專案呢?馬上就來了解一下。
1,篩查腫瘤
這些專案更靠譜
常規健康體檢的側重點主要在體格檢查、心腦血管疾病、慢性肝病和糖尿病等方面,而非癌症篩查,更適宜身體健康沒有病症、沒有家族病史的人。通常,40歲以上的人,可以考慮每隔3~5年有針對性地進行幾項腫瘤篩查。
1,x光查早期肺癌:太難
很多常規體檢都將x光胸線照射作為篩查肺癌的首選,但實際沒有太大意義。因為它不能有效分辨出可能只有幾釐米大小的早期腫瘤,能確診的大多是肺癌中晚期。
而低劑量螺旋CT能生成高清影象,及時發現早期病灶,再加上幾個生物標記,即便是1釐米的腫瘤,檢出率也可以達到90%。
長期吸菸、有家族病史、來自肺癌高發地區的人,包括肺結節患者等,都應該把低劑量螺旋CT列入肺癌篩查專案。
2,彩超查前列腺癌:不精準
男性彩超中常有前列腺檢查,不過這項檢查作用實在有限,無法鑑定到底是良性增生還是前列腺癌。
真正有效的是檢測PSA,即前列腺特異性抗原,能夠敏感地發現各種前列腺異常,比如前列腺炎、良性增生等。它一般有兩項參考數值,一是血清PSA密度(PSAD),二是血清PSA速率(PSAV)。後者如果超過0.75ng/ml/year,可能預示前列腺癌症,應當進一步活檢。
3,CT檢查乳腺癌:不靈敏
CT、紅外線檢查早期乳腺癌不太靈敏,並不推薦。篩查乳腺癌主要依靠觸診,即觸控胸部是否有腫塊或異物感,還有就是B超、靶向篩查。
40歲以下的女性腺體比較豐富,首先推薦彩超。40歲以上的已婚女性做乳腺鉬靶檢查比較穩妥。
乳腺鉬靶檢查是目前最精細的,且能提前發現乳腺疾病的一種檢測手段,建議半年做一次彩超,一年做一次鉬靶檢查。
4,血檢篩查消化道癌:不明顯
早期胃癌、腸癌、食管癌等都不一定能通過血液化驗指標發現異常,通過指檢篩查直腸癌也效果有限。
胃腸鏡是直觀檢測消化道病變的有效手段,通過胃鏡不僅可以篩查胃潰瘍、胃部腫瘤等胃部疾病,還能篩查食管腫瘤、粘膜損傷等食管病變。腸鏡可以觀察腸道環境,及早發現腸息肉、腸梗阻和腸道腫瘤。
【提示】
動脈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近年來,突發心血管疾病的人越來越多,且年輕化趨勢明顯,如何檢查“血管硬化程度”?
頸動脈是心臟健康的晴雨表。頸動脈超聲,它不僅能清晰顯示血管內膜增厚、血管斑塊、血管狹窄等病變情況,還能進行準確的測量及定位,是早期頸動脈粥樣硬化的視窗。
2,體檢準備不當
可能影響結果
1,體檢需要空腹嗎?
一般情況下,需要靜脈抽血的檢查前應該隔夜禁食8~10小時,以避免食物對血脂等指標造成影響。同時也要避免大量飲水,以免稀釋血液,加快血液迴圈,導致血液中細胞數目檢測不準確。
胃腸鏡等檢查也會限制飲水、排便等,往往會提前告知我們注意事項,如果有疑問也可以諮詢醫師。
2,體檢前服藥會測不準嗎?
常規體檢時,有高血壓病、冠心病的患者,可以在抽取血液標本前服用藥物,一般不會影響結果。
如果不放心,可以分別測量服藥前和服藥後的情況,並告知醫師。
但具有消炎、抗病毒、抗感染作用的藥物,或者避孕藥、止痛藥等可能會導致檢測數值不準確,需要詳細諮詢醫生。
3,體檢不能帶隨身物品嗎?
在進行x光拍片時不要攜帶或穿著任何金屬物品,比如金屬首飾或者有金屬扣的衣物。另外,做一些胸腹部的超聲檢查,比如B超時,最好穿輕薄寬鬆的衣服,或者解開外套方便醫生尋找檢查位置。
4,心情緊張會影響體檢結果嗎?
毫無疑問,心情緊張時會導致人體血壓增高、激素分泌增加,還容易引起腹痛、脹氣、頭暈、尿急等不良反應,不利於進行檢查。
而且緊張等不良情緒會放大檢查帶來的身體感覺,甚至出現疼痛感覺,可能會影響到醫生的判斷。
所以檢查時我們要努力放鬆心情,保持血壓、呼吸穩定,老人和兒童最好由家人陪伴進行檢查。
3,幫你篩查慢性病
常規體檢很有必要
雖然常規體檢具有一定侷限性,但在一些慢性病檢查、重大疾病輔助篩查、以及疾病治療檢測等方面都有著重要作用。不同的身體指標究竟和哪些健康問題有關?
1,血常規
血常規檢查主要是用來判斷人體的血液環境,篩查有無血液疾病,我們需要關注的主要是四項數值:紅細胞數、血紅蛋白濃度、白細胞數、血小板數。
其中,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濃度過低,可能說明身體貧血,或有出血情況。白細胞數過高,可能說明身體內部有炎症,數值過低,說明脾功能亢奮。血小板數高,有可能有炎症和腫瘤,數值偏低,則可能是再生障礙性貧血,造血功能差。
如果出現了長期的數值異常,或是數值差異太大,有可能預示某種血液疾病,例如慢性白血病、紅斑狼瘡等。
【血常規重要數值標準】
紅細胞數:成年男性為(4.0~5.5)×1012/L,成年女性為(3.5~5.0)×1012/L;
血紅蛋白濃度:成年男性為120~160g/L,成年女性為110~150g/L;
白細胞數:成年人為(4.0~10.0)×109/L;
血小板數:成年人為(100~300)×109/L;
2,尿常規
尿常規是醫學檢驗“三大常規”專案之一,不少腎臟病變早期就可以通過尿液蛋白含量來檢查。對於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膽疾患、流行性出血熱等全身性疾病的診斷,也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
尿液檢查主要有4個指標:蛋白、糖、酮體、膽紅素,全部為陰性時說明身體的泌尿系統健康。
但尿常規並不能檢測出前列腺、宮頸癌等重大疾病,如果有需要,還是應進行腫瘤標記物檢查。
3,肺活量
肺活量與一個人的心肺功能強弱有著直接關係,增強心肺功能可以預防冠心病、高血壓、心臟病等心腦血管疾病。
健康人群裡,男性肺活量應達到3500ml,女性應達到2500ml,肺活量明顯減小是限制性通氣障礙的表現。
4,體脂率
體脂率指的是脂肪在體重中所佔的比率,體脂率高的人,因肥胖而患病的可能性更大。體脂率不足的人,說明身體素質差,平時所需的營養攝入不足。
【體脂率計算公式】
成年女性:
引數a=腰圍(cm)×0.74,引數b=體重(kg)×0.082+34.89,
身體脂肪總重量(kg)=a-b;
成年男性:
引數a=腰圍(cm)×0.74,
引數b=體重(kg)×0.082+44.74,
身體脂肪總重量(kg)=a-b;
體脂率總公式:體脂率=(身體脂肪總重量÷體重)×100%。
正常範圍:普通女性為20%~25%,普通男性為15%~18%。
比起秤體重、量三圍,這項數值能更加準確地判斷肥胖程度,幫你瞭解體內的脂肪含量。如果體脂率較為正常,但腹部肥胖,可能代表著內臟脂肪過多,患高血壓、腎病、糖尿病和脂肪肝的風險高。
5,聽力、視力
越是年紀大的人,越是有必要檢查聽力、視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記憶力。一些重大疾病在早期可能會影響到感官系統,比如腦部腫瘤壓迫了視神經,或者糖尿病引起的視力下降等。
如果出現語言和記憶力的快速退化,有很大可能是患了阿爾茨海默病,不及時治療,將引起嚴重的後果。
6,血糖、血脂和血壓
年齡超過40歲的人群,血糖、血脂和血壓的檢測必不可少。特別是體型肥胖、長期服用藥物、有家族病史或患有慢性病的人,更要做好長期檢測記錄,才能及早預防突發性心臟病、腦中風、動脈栓塞等。
【“三高”數值正常標準】
血糖:
空腹(8~10小時未進食)血糖為3.9~6.1mmol/L,餐後2小時在7.8mmol/L以下,為正常情況;空腹超過7.0mmol/L,餐後2小時超過11.1mmol/L,反覆測定2次以上都是這樣,則為糖尿病;血脂:主要包含四項指標,正常範圍是
總膽固醇:2.8~5.17mmol/L;甘油三酯:0.56~1.7mmol/L;高密度脂蛋白:男性:0.96~1.15mmol/L;女性:0.90~1.55mmol/L;低密度脂蛋白:0~3.1mmol/L;血壓:正常的收縮壓為90~139mmHg,舒張壓為60~89mmHg,脈壓(高、低壓差值)為30~50mmHg。
特別要注意的是,測血壓不能只看血壓高低,脈壓(收縮壓與舒張壓的差值)也非常重要。研究發現,脈壓異常者,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要比正常人高出很多。國內外大多將脈壓>63mmHg作為動脈硬化形成的危險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