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瘙癢要小心,可能是一種輕度併發症!

皮膚瘙癢症是一種初始無原發性皮損,以瘙癢為主,偶爾伴有類似抓痕、結痂、色素沉著等皮膚疾病。瘙癢症常為陣發性,特別是晚上最為嚴重。一些患有瘙癢症的糖友,為了緩解經常用力撓瘙癢部位,引起皮膚區域性破損、色素沉著、苔蘚樣化,或引發感染、淋巴結炎、毛囊炎等重症,嚴重影響了糖友的生活。
另外,皮膚瘙癢也是早期診斷糖尿病的線索之一。

有一項針對2700例糖友和499非糖友人群的研究表明,皮膚瘙癢是糖尿病的常見症狀。瘙癢症在糖友和非糖人群的發生比例分別為11.3%和2.9%,所以糖友們在日常生活中,千萬不要忽視皮膚瘙癢,乾燥、發炎或發癢的皮膚更容易感染。

糖尿病瘙癢的原因

雖然皮膚瘙癢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但其中,皮膚乾燥是發病的重要原因。人的皮膚一旦乾燥,會使其保溼功能降低,屏障功能破壞,瘙癢閾值降低,容易增加瘙癢的可能。
發生瘙癢的原因通常是由於糖尿病多發性神經病變或周圍神經病變,包括不明原因的軀幹瘙癢,可能是糖尿病神經損傷的臨床表現。在神經損傷之前,機體內的炎性細胞因子水平會升高,導致皮膚出現瘙癢。

另外,糖友若患有其他疾病,比如腎臟或肝臟功能衰竭,這些疾病也可能引起瘙癢症狀。
如果糖友身體出現傷口,導致皮膚屏障破壞,會容易此發細菌、真菌感染,也會造成皮膚瘙癢。
另外,口服降糖藥物或注射胰島素的時候會引起藥物過敏,造成皮膚瘙癢。若發生這樣的情況,糖友要及時與醫生溝通,尋找解決辦法。

此外,瘙癢的另一個可能原因則是潛在的皮膚問題,如溼疹、化膿性汗腺炎、銀屑病、曬傷。香料、染料和肥皂等均可引發皮膚髮癢。

臨床症狀
糖尿病瘙癢的症狀各不相同,主要取決於病因。如果存在周圍神經病變,容易出現腿下部的瘙癢。周圍神經病變也可引起手或腳部位的知覺喪失,有時可伴有刺痛感。

其他引起皮膚瘙癢的糖尿病相關皮膚疾病及症狀包括:
發疹性黃瘤病:黃瘤病為含脂肪的組織細胞和巨噬細胞侷限於真皮或肌腱等處形成黃色、枯黃色或棕紅色的斑疹或結節,同時患者常伴有全身性脂質代謝紊亂和其他系統的異常而出現一系列臨床症狀。發疹性黃瘤病常見病因為繼發性高脂血症,尤其是有糖尿病、飲酒或藥物誘導。

類脂質漸進性壞死:該疾病會導致皮膚瘙癢、疼痛。類脂質漸進性壞死症為少見病,但高達42%~62%患者合併糖尿病。其特徵性皮損是界限清楚、堅硬、凹陷、棕黃色的皮膚萎縮性斑塊,好發於脛前。
皮膚感染:有時皮膚會因潛在感染而發癢。一般皮膚會出現紅腫、發熱或腫脹。

糖尿病瘙癢的緩解
既然瘙癢症可以引發很多症狀,糖友們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預防,以下幾個要點,糖友們要切記:
積極控糖,儘量讓血糖大部分時間保持正常範圍內。如果出現瘙癢的症狀時,切忌撓抓,因為可能會蔓延至身體的其它部位。身體某處瘙癢時,可塗擦止癢藥物,冷水溼敷或輕輕拍打癢處止癢。

加強皮膚清潔、保溼潤膚護理。避免洗澡水過熱,熱水能使皮膚失去天然水分,導致皮膚乾燥。沐浴擦乾皮膚後,立即塗上護膚液。避免使用劣質香水或保溼劑。
外用冷卻劑和區域性麻醉藥,包括薄荷腦、樟腦、石碳酸,這些物質刺激神經末梢傳遞冷感掩蓋癢感,局麻藥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混合物恩納也有抗瘙癢作用。

平時注意減少皮膚刺激,如內衣穿柔軟純棉衣物,避免化纖、皮毛衣物刺激。積極控制繼發的皮膚細菌、真菌及病毒感染。
 

健康一點靈: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