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湯中藥材食療功效大全,老中醫5招教你煲出養生湯

大家好,我是健康一點靈小編Uber!今天要來說說關於「煲湯中藥材食療功效大全,老中醫5招教你煲出養生湯」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被認為是滋補佳品,但凡需要進補,總是少不了各種湯飲。而煲湯,人們也總是青睞老火靚湯,怎麼樣才能熬好一鍋健康的湯呢?現在很多人都只追求味覺上的感受,忽略了身體能不能接受。那麼,老火湯,要怎麼煲才及格呢?”

放藥材,分清屬性

其實,我們中有不少人希望通過喝湯進補,因而在煲湯時會加入一些中藥材。但是不同的中藥材特點各不相同,所以在我們煲湯前,需要了解中藥的寒、熱、溫、涼等各性,從而根據個人身體狀況選擇中藥材。

以下便是幾種常用的煲湯藥物,現簡單介紹各自藥性的寒熱之別,讀者們就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選擇藥材咯~

 

淮山、芡實

這二種藥性味甘平,有健脾益腎祛溼作用,煲湯時可少佐陳皮以行氣,用量為15~30克,適用於脾胃稍虛、大便軟或偏爛者。

 

沙蔘、玉竹

這兩味藥材性味甘平偏寒,有滋陰潤肺養胃作用,適用於陰虛體質大便偏幹,或有少許咳嗽、口乾者,用量為15~20克。

龍眼、百合

龍眼肉性味甘溫,有補心脾益氣血之功。百合甘微寒,有清心安神潤肺止咳作用,二藥配伍煲湯適用於病久體虛、失眠健忘者。龍眼肉可用10~15克,百合則可用量稍大,為5~30克。

 

石斛、枸杞

石斛屬甘微寒,有養胃生津明目之用。枸杞性甘平,滋腎補骨明目,適用於久病體虛或肝腎陰虛,而見口燥咽乾、頭暈目眩、眼澀、腰膝痠軟等。枸杞子用10~15克,石斛15~20克。

 

玉米鬚、赤小豆玉米鬚甘淡平,利水消腫、清肝膽溼熱。赤小豆性味甘酸平,有利溼消腫之用。適用於溼熱證之脘腹脹滿,納減尿少或水腫等。玉米鬚可用20~30克。

 

先煲食材,後放藥材

中醫認為,按照中藥的煎煮時間來說,黃芪、黨蔘一類補氣的藥材文火熬40~60分鐘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時間太長,藥材的有效成分在煲煮過程中就會被破壞。

所以,恰當的方法是:如果煲湯時間為2小時,先將藥材單獨浸泡1小時,待湯熬1個小時後,再將藥材加入湯中,與食材一起再熬製1個小時。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食材的營養和藥效。

煲湯時間,別過長

很多人喜歡用小火煲湯,而且一煲就是一整天,認為這樣做食物的營養物質能更充分的溶解到湯裡面去。事實上,煲湯的時間久確實會讓食物的營養物質釋放的多,但是被持續的高溫破壞的營養物質也會增多。一般煲湯的食材主要以肉類為主,肉類含蛋白質的量較多,蛋白質的主要成分是氨基酸,長時間的加熱會使氨基酸遭到破壞,營養反而會降低,同時還會讓菜餚失去應有的鮮味。食物中的維生素如果加熱時間過長,也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失,尤其是維生素C,遇熱後極易被破壞,煮個20分鐘基本就所剩無幾了。所以煲湯時間也應該適當,時間太久反而會使營養物質流失過多。

所以,煲湯時間並不是越長越好的,一般煲2小時就好啦。

 

煲湯用文火

一直以來,我們做菜都很講究火候,煲湯當然也一樣。一開始,應該先用大火將湯煮開,然後轉為文火煲湯。因為大火會使肉中的水分流失過快,導致其口感變差。控制火候,以湯微微沸騰就可以啦。

 

調味增美味

如果喜歡清爽喝原味,可不加調味,若想調味的話,建議起鍋前加些鹽提味。過早放鹽會使肉中所含的水分釋出,並加快蛋白質的凝固,影響湯的鮮味。若是喜歡重口味,亦可加上雞精或是香菇精。如果煮魚,則可以酌量加薑片或米酒去腥。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Uber小編在健康一點靈分享的健康生活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健康一點靈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健康良心事業 – 只分享好文並分享這篇「煲湯中藥材食療功效大全,老中醫5招教你煲出養生湯」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