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湯不是越久越養生,這些錯誤知識,媽媽們必看!

大家好,我是

健康一點靈

小編CA!今天要來說說關於「煲湯不是越久越養生,這些錯誤知識,媽媽們必看!」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兩廣人多愛喝湯,當然也就喜歡煲湯。而煲湯,素來就喜歡把藥材作為湯料,經過長時間的細火慢燉,煲出一煲“養生湯”。煲湯也是非常有講究的,大部分的人都喜歡喝養生湯,由於飲食傳統觀念的影響、營養知識的缺乏,不少人仍存在著對食物搭配不合理以及處理不科學的狀況,以至於在煲湯上陷入了一些誤區。而這些煲湯的誤區你知道幾個?

(source: toutiao)

 

廣東人認為湯煲得越久越夠火候,營養也越好。所以,“老火湯”往往一煲就幾個小時。其實,長時間的煲煮,會破壞一些營養素,尤其是植物性食材中對熱敏感的維生素或植物化學物質。

因此,煲老火湯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以兩小時以內為宜。

誤區2:喝骨頭湯能補鈣:

傳統觀念認為骨頭湯補鈣,但骨頭裡面的磷酸鈣十分頑固,很難溶解到湯裡。即使是很濃的骨頭湯,平均100毫升湯裡也只有2~20毫克的鈣質,正常成人每天需要800毫克的鈣,相比起來可謂是九牛一毛。

如果想補鈣,建議每天飲用一杯牛奶,奶及奶製品是補鈣的良好來源。

 

 

誤區3:肉湯補充蛋白質:

多數人認為肉湯、雞湯、魚湯等是營養上品,薈萃了肉類的營養精華;還有人認為煮過湯的肉和魚猶如中藥被煎過後變成的藥渣,其營養成分已所剩無幾。其實這都是嚴重的誤解,肉類湯味美湯鮮,但“鮮”並非是營養豐富的標誌。

湯之所以鮮,是因為煮過之後,肉類中的一些氨基酸溶於湯內。氨基酸是鮮味的來源,然而人體所必需的蛋白質卻不能完全溶解於湯裡,大部分的蛋白質還是留在“肉渣”中,只喝湯不吃肉的做法是不對的。

誤區4:濃湯營養高:

“湯越濃,料越足,營養越高”,其實並非如此。豬骨、雞肉、鴨肉等肉類食品經水煮後,能釋放出肌肽、嘌呤鹼和氨基酸等物質,這些總稱為“含氮浸出物”。很顯然,越美味的湯,含氮浸出物越多,包括嘌呤等就越多。

長期攝入過多的嘌呤可導致高尿酸血癥,是引起痛風病的罪魁禍首。故不建議痛風病人、糖尿病患者過多地飲“老火湯”。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CA小編在

健康一點靈

分享的健康飲食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

健康一點靈

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健康一點靈並分享這篇「煲湯不是越久越養生,這些錯誤知識,媽媽們必看!」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