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多病的長壽,沒病的早死?江蘇省名中醫、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黃煌為你揭秘!
養生,就是保健,就是讓我們每天的生活上檔次,有質量!
這方面,中國傳統的養生經驗十分豐富,從兩千多年前的古醫學著作《黃帝內經》,到流傳在鄉間的諺語格言,無不體現出中華民族在養生保健方面的大智慧。
講養生,先要說說身邊的一些現象。
1、女性比男性長壽:
據報導,在全球各地的百歲老人中,有一個共通之處就是:95%以上都是女性。
為什麼女性長壽?
如果說具體的原因,可以找很多,但根本的原因就是:女性比男性更關愛自己。
女性有了不適就嚷嚷,就會去醫院,讓她們避免了許多風險。有統計表明,男性去看醫生的頻率要比女性低28%。而且,女病人比男病人聽醫囑。
2、小病小痛反而活得久:
許多平時經常上醫院的,經常病怏怏的,反而活得更久。
為什麼彎扁擔不斷?只有生過大病的人才懂得健康的重要。有慢性病的患者有非常強的自我保健意識。
一有症狀,就上醫院,稍感不適,就會注意休息,所以,雖然體弱,卻可以彎彎斜斜活過九十歲!
3、亂用保健品猛於虎: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
據統計,我國每年因藥物不良反應住院的病人達250萬,在住院病人中,每年約有近20萬人死於藥物不良反應。藥源性死亡人數是主要傳染病死亡人數的10倍以上。
有人說,我服用中藥,是否就比較安全呢?這也不全對。中藥也是藥,也有幾分“毒”。
再說說保健品。
由於近來廣告的狂轟濫炸,補腎壯陽,溫補腎虛弄得家喻戶曉,胡亂服用補藥,不是中醫學的理念,是有害健康的。
還有冬蟲夏草也並非神藥。現在許多病人盲目服用,不僅效果達不到,還破費甚鉅,實在是不值得!
4、少食長壽,貪食折壽。:
古代醫書中,有關飲食養生的內容很多。而許多經驗,都講到兩個字:“節食”。節食,不是不吃東西,而是調控節制飲食的質量與數量。
古人說,夜飯減一口,活到九十九。若要安,常帶三分飢和寒。臨床上發現,許多急性胰腺炎、膽石症急性發作、心肌梗塞、腦溢血,大多與暴飲暴食、飲食過量有關。
貪食、多食折壽,換句話說,少食長壽。怎樣才是不過量呢? 進食後:不脹,不悶,不氣短; 晚上:不干,不苦,口不粘,不打呼嚕,不流涎; 白天:頭腦清醒,口氣清新,沒有疲憊感,工作效率高。
5、不偏鹹、不偏葷,多吃菜!:
偏鹹不利健康。
江蘇淮安楚州區曾是食管癌、胃癌的高發地區,後來有關專家對此進行了5年的干預,從每年每人76千克降至10.20千克,惡性腫瘤的發病率也隨之穩步下降。
中國營養學家建議每人每天食鹽不超過6克,也就是一啤酒瓶蓋。
不偏葷。
成天大魚大肉,那肯定受不了。我國著名心血管專家洪昭光在講這個道理的時候,常常舉例說:
人有28~32顆牙齒: 犬齒4顆,能撕咬,用來吃肉; 門齒8顆,用來切蔬菜水果; 磨牙16顆,用來磨五穀雜糧。
也就是說,吃肉的牙少,吃菜的牙多。所以,人的飲食結構應該是葷素搭配,以素為主。
高脂肪、高蛋白質的飲食讓我們的身體受不了,於是造就了無數肥胖兒、脂肪肝。尤其是許多30多歲的青年人,已經挺起了啤酒肚,這是很危險的。
6、生命在於運動,步行是最經濟、最有效的運動:
步行是古老的,也是最經濟、最簡單、最安全、最有效的運動方式。研究表明,人群中運動組糖尿病的發病率比不運動組減少30%~50%。
那麼如何步行才是科學的呢?
每天快走兩次,每次2000米; 中間可以間歇2次; 速度以每分鐘100步左右為宜; 時間在30~45分鐘。
走後不氣喘,不心慌,不頭暈,不大汗淋漓,要渾身舒坦,第二天不覺得累。這就是適度。
7、英年早逝太多了,要有自我保健意識:
許多原本體壯如牛的壯年漢子,卻突發急病先去了。這種例子太多了。
為什麼那些平時身體很好的中年人反而早逝?關鍵是麻痺大意,仗著身體好,去拼搏,熬夜,應酬,結果過勞而死!
講這些現象,就是為了印證古人所說的一句話:
壽夭休論命, 修行本在人。
換句話說,人的壽命長短,在於你本人是否有自我保健的意識!有了自我保健的意識,就有了養生保健的法寶!
8、沒病也要定期體檢:
說到體檢,有人會說,我身體很好,每天鍛煉,不需要體檢。
還有人認為天天吃保健品,應該不會生病。其實有病你不早期發現疾病,治療疾病,就是泡在人參湯裡也救不了你!有些人給老人送保健品,倒不如送張體檢卡,讓老人做一次細緻的健康檢查。
定期體檢能準確把握自身健康狀況,做到有病早發現,有病及時治。
9、平常心才長壽,攀比心最折壽:
養生先養心,這是中國傳統的養生理念。養心,就是調整心態,尤其是日常生活的心態,是一種世界觀、價值觀、榮辱觀、幸福觀。心態好,就長壽,心態不好,就生病。
著名的佛學大師、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於2000年5月21日逝世,享年93歲。他在92歲時作《寬心謠》一首:
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鑽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每月領取養老錢,多也喜歡,少也喜歡; 少葷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細也香甜;
新舊衣服不挑揀,好也禦寒,賴也禦寒; 常與知己聊聊天,古也談談,今也談談;
內孫外孫同樣看,兒也喜歡,女也喜歡; 全家老少互慰勉,貧也相安,富也相安;
早晚操勞勤鍛煉,忙也樂觀,閒也樂觀; 心寬體健養天年,不是神仙,勝似神仙。
看看當今,和別人比較,已經成為經濟社會中人們生活的一種習慣方式,而比來比去,你總不可能是第一。生活的累,一小半源於生存,一大半源於攀比。
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比來比去,總達不到自己理想的狀態,於是厭世,於是頹廢,於是抑鬱……
所以,很多疾病大多與心境有關,古人說:“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還將心自醫”。
對退休的老年人來說,不比財富,不比身體,要比快樂、比輕鬆、比誰活得自在。“高薪不如高壽,高壽不如高興”。
10、高薪不如高壽,高壽不如高興:
人在愉快時,機體分泌有益的激素、神經遞質,有些酶的活性也增加。這些物質可以增加神經的興奮性,調節臟器的功能,增強體質。
所以說,開心也是藥,那麼,開心藥在哪裡?
1一個和睦的家庭,是維持健康極其重要的條件。
恩愛的夫妻生活,能帶來許多樂趣,也是健康的重要支柱。調查發現,缺乏伴侶的孤獨的健康者,在10年左右時間內死亡的可能性是其他同樣健康人的兩倍。
2助人為樂。
積極發揮餘熱,為社會作貢獻。比如積極參與社區公益活動,參加社會慈善活動,能讓人開心。
那些認為對所充當的重要社會角色感到心滿意足的老年人,一般壽命都比較長。
3自娛為樂。
不少老年人喜歡聚在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在歌聲中,心靈得到淨化,尤其是當年的老歌,能帶來美好回憶,能激起對生活的熱愛,是特別好的保健藥。
請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看看,這些有關健康的事真的一定要知道,不只是身體要多保健,心靈也要開闊才能身心健康,長壽沒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