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身體健康者常年輕;無負於人者常富有。大家好,我是Ant小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天要討論的減輕血糖監測疼痛小竅門吧!
血糖監測是臨床常見的護理操作之一,目的在於檢測患者的血糖,為疾病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近期工作中遇到許多門診糖尿病患者發牢騷,護士我的手指都紮成“螞蜂窩”了;我的指尖一碰都疼;糖尿病真麻煩,都不想測血糖了?針對種種問題,我將我們平時工作中的小竅門總結如下,與大家一起學習,進步!
我們都知道,糖尿病患者自我檢測血糖,用的都是末梢血,採血部位一般選擇手指。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我們面板的結構。
(source:toutiao)
面板是人體的最外面的一層結構,是人體最大的一個器官。既是神經系統的感覺器,又是效應器,感知冷、熱、疼痛等變化。人和高等動物的面板由表皮、真皮、皮下組織三層組成。表皮是面板最外面的一層,平均厚度為0.2毫米,表皮無血管。真皮層及以下有。神經分佈於真皮層。我們感知到疼痛,是因為神經傳導。從上圖可以看出,我們患者要採集到末梢血液必須針刺到真皮層。不然不會出血。這就要求我們在採血是時將採血針調節至和合適的深度,做到有效針刺,不能為了害怕將深度調節的過淺,增加二次針刺的機會,一般情況下3-5mm,針對手指面板較薄或較厚的人群,適當調節。
(source:toutiao)
下來我們來看一下在測血糖之前,我們要做哪些準備?
一,選擇需要採血量較少的血糖儀:
市場上的血糖儀琳琅滿目,有抹血的,有自動虹吸的。採血量越大,就意味著每次需要採集更多的血液,採血針也需要扎的更深,採血帶來的疼痛感也會越大。因此,選擇一款需血量較少的血糖儀就可以避免因需血量較大而引起的採血之痛,比如自動虹吸功能的血糖儀。
二、合理選擇採血手指:
1.避免扎指尖:“十指連心”這個詞語大家都不陌生。我們人體指尖的神經末梢相對豐富,敏感度也更高,比手指其他部位疼痛感也更強。而手指側面尤其是無名指和小指,其神經分佈相對較少是不錯的採血部位。建議優先選擇無名指、小指、中指進行採血,次要選擇拇指和食指,採血點選擇指腹偏側面。
2.經常更換手指採血:儘可能把針刺帶來的損傷分散到每一個部位,而不是在一個或者少數幾個部位重複多次採血。對於在家檢測的患者,讓其準備一個記錄本,可以將檢測時間,檢測結果和部位,甚至可以將飲食內容記錄上,儲存好自己的第一手資料,不但可以提醒自己更換部位,還可以為醫生提供可靠地資料。
(source:toutiao)
三、採血前的準備活動:
在監測血糖前應清潔雙手,保持手部溫暖,或可以通過雙手相互摩擦促進手指血液迴圈。如果環境過於寒冷,可通過溫水洗手達到增加手指血液迴圈的目的,避免手指過涼進行採血。此外,保證採血時同側手臂自然下垂片刻,然後按摩採血部位,這樣亦能夠保證一次性採血成功,疼痛感也自燃較輕。
四、選擇適宜的穿刺針和進針角度:
建議選擇直徑最小、長度最淺的採血針穿刺,根據面板厚度適當調整進針角度,並捏緊採血指節關節進行穿刺。現在市面上的血糖儀試紙都會配備相應數量的採血針,大家不要怕浪費,注意做好消毒工作,避免感染髮生。
(source:toutiao)
五、使用血糖儀注意事項:
1.採血部位清潔,活動手指,捏緊採血指節關節,減輕疼痛。
2.用75%酒精消毒,不要用碘酒或碘伏消毒,否則血糖值會偏高。已經要等消毒液揮發晾乾在進行採血,避免消毒液進入破損的面板增加我們痛感。另外如果混入血液影響結果。
3.採末梢血時,避免用力擠壓,把組織液混入血液,產生錯誤的低值結果。
4.勿抓握血糖儀插試紙附近的地方,因為此處內部為溫度感測器。
5.檢視試紙的有效期。將檢測試紙插入血糖儀後,一定要在2分鐘內完成操作過程。一筒試紙啟用後,要在3個月內用完,否則對監測結果有影響。
6.靜脈採血和指端末梢採血都是創傷性操作,均要遵守無菌技術操作原則,並做好採血前的心理護理,特別是對老年人和兒童,情緒緊張會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加,血糖也隨之增高,影響血糖值的準確性。
7.儲藏試紙時不要溫度過高或放在冰箱內,應保持試紙乾燥。
要成為德、智、體兼優的勞動者,鍛煉身體極為重要。身體健康是求學和將來工作之本。運動能治百病,能使人身體健康,頭腦敏捷,對學習有促進作用。 請大家分享出去吧!我是「Ant」小編!大家要一起健健康康的喔! 按讚拒絕黑心,為健康把關!把我們健康一點靈加入我的最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