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逐漸下降,又到了泡溫泉的季節,但小心錯誤的泡湯方式,可能會讓「溫泉皮膚炎」找上你!皮膚科醫師高珮菡在粉專《皮膚科日常菡養 高珮菡醫師》分享如何挑選溫泉、預防溫泉引起的皮膚性疾病。
像是皮膚較為乾燥或正在發炎的人,就可能引發「硫磺泉皮膚炎」。
大家泡溫泉前務必好好評估自己的皮膚是否適合,才不會開開心心出門卻掃了興。
泡湯前,先了解全台灣的溫泉泉質:
火成岩溫泉區
性質:硫磺泉;酸性
地點:北投、陽明山、外島(龜山島及綠島)
變質岩溫泉區
性質:碳酸氫鈉泉;中性
地點:中央山脈、雪山山脈周圍、宜蘭礁溪、烏來、台中谷關
沉積岩溫泉區
性質:氯化泉、碳酸泉;中偏鹼性
地點:板塊交界處、苗栗泰安、嘉義關仔嶺、屏東四重溪等
高珮菡以台北市近郊的硫磺泉質為例,她表示,由於該區域溫泉的pH值較低,如果民眾本身皮膚已較為乾燥,或是正在發炎,就可能引發硫磺泉皮膚炎。
其典型症狀是,泡湯後的2~3天開始產生紅色丘疹,並逐漸潰瘍,看起來像是嚴重感染。
高珮菡指出,這是源於溫泉內硫化物所造成的「皮膚角質的腐蝕」,因此,若想避免硫磺泉皮膚炎,泡完溫泉後應立即使用適當的保濕劑,才能預防皮膚炎的發生。
除此之外,高珮菡也提出另一個常見的肌膚疾病-「溫泉毛囊炎」。
不同於硫磺泉皮膚炎並無實際感染,溫泉毛囊炎是「綠膿桿菌」入侵而造成的感染現象。
她解釋,會有這類狀況發生,是因為長時間泡溫泉、或在泡湯中搓洗皮膚,會破壞皮膚表面的保護功能,使得溫泉中的綠膿桿菌伺機潛入毛囊,造成毛囊周圍發紅,形成紅色丘疹甚至膿疱。
要如何避免泡出皮膚病?高珮菡提供4點小建議,希望大家冬季時能夠避免皮膚病,無後顧之憂泡湯,下次前往溫泉區前,記得做好事前預防及事後準備,就可以舒舒服服地泡湯了!
泡湯4建議:
1.如果皮膚已經有小狀況,例如:異位性皮膚炎、缺脂性皮膚炎(俗稱冬季癢),要等改善之後再泡湯
2.泡湯時間不宜太長,建議每10~20分鐘就要休息10分鐘
3.泡湯時不搓洗皮膚,減少破壞皮膚表面
4.泡湯後以清水沖洗清潔,並立即塗抹保濕劑
不過,高珮菡也提醒,如果泡湯後還是出現皮膚紅癢、丘疹、甚至潰瘍等症狀,就要立即尋求皮膚科醫師的協助,才不會讓皮膚越泡越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