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心肺復甦」CPR概念,搶救妳我的「摯愛」!專業醫生交妳該怎麼做!

心肺復蘇是搶救心臟猝死的重要技術,它現在已成為全世界第一救命技術,操作簡單,施行它所需要的只是兩隻手。”:

心臟猝死搶救關鍵是方法正確並爭分奪秒。:

而普及心肺復蘇知識,讓更多的人掌握這項急救技能,對於提高猝死患者的搶救率十分必要。
  

心肺復蘇搶救生命的重要技術

  
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劇和生活方式的變化,我國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也急劇上升。心血管疾病多以危重急症形式出現,其中心臟猝死成為最危重的病症之一。

近年來,常有猝死病例見諸報端,《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6》指出,每年我國心源性猝死發病人數超過54萬,而生存率不足1%。

那麼,搶救這些不應該去世的生命最好的方法就是

心肺復蘇(簡稱CPR)、心臟除顫(簡稱AED):

心肺復蘇是搶救心臟猝死的重要技術,是由當代心肺復蘇技術創始人、“心肺復甦之父”彼得·沙法,在20世紀60年代創建的一門學科和技術,現在它已成為全世界第一救命技術。
  

爭分奪秒第一時間正確施救

  
猝死發生時,患者的心臟和(或)呼吸驟停,體內有效的血液循環和氧氣輸送停止,意識喪失,脈搏消失,瞳孔散大。

4分鐘左右,人體即可進入生物學死亡期,發生不可逆的細胞死亡:

,特別是腦細胞受到的影響最大。猝死一旦發生會有嚴重的後果。

心肺復蘇是對發生心跳和(或)呼吸驟停的患者採取人工通氣、人工循環、電除顫等方法,幫助其恢復自主呼吸和心跳的一種急救技術。在發生猝死的第一現場,心肺復蘇對於救助患者至關重要。

心臟猝死多發生在醫院外,約80%的猝死發生在家中、工作單位或公共場所。據統計,我國院外猝死的心肺復蘇成功率低於1%,這是因為心肺復蘇在普通群眾中的知識普及率偏低,在遇到猝死突發情況時,大多能做到的就是打電話求助急救中心,而並不知道如何科學有效地施救。而打急救電話後,通常最快急救車也要20分鐘左右才能到達。這期間若不能及時進行心肺復蘇,往往延誤了搶救時機,造成本來可以搶救回來的患者死亡。

因為呼吸、心搏驟停每延長1分鐘,搶救成功率將降低7%到10%,這是全球研究的共識。:

  
心臟猝死發生後的黃金救治時間是4分鐘,搶救啟動每延遲1分鐘則患者生存率下降10%。猝死發生1分鐘內開始心肺復蘇,成功率可達80%至90%,4分鐘內的成功率下降至50%左右,6分鐘後的成功率下降至4%,10分鐘後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所以,時間就是生命,現場目擊者或者施救者能立即判斷出呼吸和(或)心搏驟停,在現場盡快正確實施心肺復蘇十分重要。

普及培訓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近年來,全球急救領域發展很快,我國在心肺復蘇領域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也取得了一些重要進步。

但是由於缺乏標準、培訓薄弱、管理欠完善和軟硬件設施需要提升,心臟猝死院外搶救面臨兩個“小於1%”的現狀

即心臟猝死院外搶救成功率小於1%、公眾心肺復蘇培訓率小於1%。:

  

如何做心肺復蘇(CPR)

  
在檢查患者意識、心跳呼吸,判斷患者需要心肺復蘇後,進行CPR。

胸外心臟按壓:

:將患者置於仰臥位,避免氣道堵塞,施救者以一手​​疊放於另一手手背,雙臂伸直,十指交叉

將掌根部置於患者胸骨下1/2段(兩乳頭連線的中間位置),依靠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壓,胸骨的下陷深度約為4 厘米~5厘米(成人患者)

迅速抬起,頻率控制在每分鐘100次左右。:

口對口人工呼吸:

:一手捏住患者鼻子,大口吸氣,迅速俯身,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快速將氣體吹入,讓患者的胸廓因氣體的灌入而擴張。

吹完氣後,鬆開捏著鼻子的手,讓患者氣體呼出,兩次為一組。

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的比例是30∶2:

重複這一過程,隨時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徵,並儘快把患者送往醫院做進一步的治療。找到按壓的正確位置十分重要,如果太靠上,則有可能出現肋骨骨折,如果太靠下,則對內臟不利。

同時按壓胸骨下陷的程度也應因人而異,不同體型的人要有所區別。:

健康一點靈: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