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大腸癌的發病率從高到低依次為直腸、乙狀結腸、盲腸、升結腸、降結腸及橫結腸,近年有向近端(右半結腸)發展的趨勢。其發病與生活方式、遺傳、大腸腺瘤等關係密切。發病年齡趨老年化,男女之比為1.65:1。一旦患上大腸癌,就會給身體造成非常大的傷害。
大腸癌的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因而常常被人忽略。另一方面,因為大腸癌診治後會損及肛門,很多人害怕這個難堪的後果而遲遲不願面對現實。
大腸癌的發生與高脂肪低纖維素飲食、大腸慢性炎症、大腸腺瘤、遺傳因素和其他因素如:血吸蟲病、盆腔放射、環境因素如土壤中缺鉬、吸煙等有關。
大腸癌有哪些症狀?
大腸癌早期無症狀,或症狀不明顯,僅感不適、消化不良、大便潛血等。隨著癌腫發展,症狀逐漸出現,表現為大便習慣改變、腹痛、便血、腹部包塊、腸梗阻等,伴或不伴貧血、發熱和消瘦等全身症狀。腫瘤因轉移、浸潤可引起器官的改變。那麼,在平時的排便中怎麼發現疑似患有大腸癌的蛛絲馬跡呢?
1.糞便變細。
如果糞便變得細如鉛筆,有可能是腸道產生病變而狹窄,或是其他病因,如腸道結核、大腸炎等等,有這種現象的人最好就醫檢查。但不必過度緊張,糞便變細也有可能是因為食量變少、或是精神抑鬱所導致。
2.血便或帶有黏液。
如果經常血便或大便帶有黏液,這也有可能是大腸癌的前兆,不可輕忽。
3.經常慢性便秘與腹瀉。
如果長時間便秘後解出來的糞便呈稀狀,有可能是腸道腫瘤引起的腸道狹窄或不正常分泌所導致的。當然,飲食習慣與生活壓力也會造成此症狀,但最好就醫檢查為宜。
4.裡急後重。
所謂裡急後重是指感覺肛門有便意,但上廁所又大不出來。這可能是直腸腸道內的腫瘤所導致的。如果有這種現象要趕快就醫。
及早發現存活率高
一般而言,腫瘤長在腸子下段的症狀比較明顯,比如糞便變細、血便、裡急後重等等,腸子上段的腫瘤初期較少有明顯症狀,直至患者貧血或腹部產生腫塊。雖然大腸癌好發於50歲以上,但如果平時作息不正常、飲食不怎麼健康的人最好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有助於早日發現大腸癌。早期的大腸癌如果妥善治療存活率可達90%以上,最怕拖到末期癌細胞轉移至別處器官就很難治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