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胃癌的蛛絲馬跡,預防胃癌要三管齊下!

本文作者:朱曉東,男,醫學博士,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主要從事實體瘤尤其是消化道腫瘤的綜合治療,研究方向為消化道腫瘤耐藥機制及療效預測。

我國是胃癌大國,發病率長期位居世界前列,發病人數佔據全世界胃癌患者的40%以上。在胃癌的發病人群中,50-80歲是胃癌的發病高峰,因此長期以來,很多人存在這樣的誤區:認為胃癌只是老年人的專屬疾病,年輕人沒必要放在心上。

事實上,就近年的調查資料顯示,雖然我國胃癌患者整體的發病率在不斷下降,其中年輕胃癌患者的比例不降反增!從上世紀70年代的佔比僅百分之一點多,到如今年輕患者佔比已經超過了百分之三。這個資料無疑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無論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防癌的那根“弦”都要繃緊,年輕人也不能放鬆警惕。

得不得胃癌,得看這兩個方面 無論青年老年,任何腫瘤的發生,都有著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自身抗癌能力的減弱,另一方面就是促癌因素的不斷積累。抗癌因素與促癌因素“此消彼長”,最終導致腫瘤“乘虛而入”。 胃癌的發生也是如此。人體的抗癌能力和自身的免疫力及遺傳易感性密切相關。

如果自身有免疫缺陷,免疫力較低,那麼就會導致體內抗癌能力降低,從而增加罹患腫瘤的風險;攜帶某些特定基因缺陷的人群,發生胃癌的風險要較其他人群高,稱為胃癌易感性增高。這些基因缺陷通過遺傳,使得後代也具有了對該腫瘤的易感性,即遺傳易感性。例如我們臨床上遇到的遺傳性瀰漫型胃癌(HDGC),就是因為抑癌基因CDH1種系突變導致的,有家族聚集的現象。

胃癌的促癌因素多和環境密切相關,尤其和飲食相關,家庭內部往往有較為相似的飲食習慣,往往也帶來相似的影響。如飲食中有致癌物質或膳食不合理:食用黴變的糧食、黴制食品,過量攝入鹹菜、煙燻及醃製魚肉及過多的食鹽、亞硝酸鹽,都會帶來較高的胃癌發病風險。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抽菸等因素也是胃癌的促癌因素。

除此之外,慢性胃炎或胃部分切除術後,胃酸分泌低,大量細菌繁殖或其他低酸情況導致細菌增殖,大量產生亞硝酸鹽,也會導致胃癌的高發風險。

應該注意的是,有以下癌前病變的人群,發生胃癌的風險相當高,應當密切關注自己的胃健康,及時就診以免貽誤病情:

1.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化與不典型增生
2.腺瘤型息肉
3.惡性貧血胃體顯著萎縮的
4.殘胃炎

捕捉胃癌的“蛛絲馬跡” 胃癌是一種“沉默”的疾病,其早期表現無特異性,可以沒有任何症狀,也可以出現與胃炎,胃潰瘍等慢性疾病相似的症狀。出現以下症狀的人群應當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以捕捉胃癌的“蛛絲馬跡”。

症狀一:上腹不適和疼痛

這是胃癌是最早出現、也是最常見的症狀,剛開始的時候表現為上腹不適、脹滿、中上腹隱痛,無規律,服用制酸解痙藥物可能暫時緩解,但療效不能持久。隨病情進展,疼痛轉為持續性。

症狀二:飽脹、噁心、嘔吐

胃癌早期可能僅有食後飽脹及輕度噁心感,可能是由於腫瘤導致的不全梗阻或胃功能紊亂所致;有賁門病灶的患者會導致進食不暢。

症狀三:出血和黑便

腫瘤發生糜爛破潰時會有消化道出血。這種症狀的發生率約為30%,少量出血時僅有糞便隱血陽性;出血量較大時可出現黑便,甚至嘔血。
其他:如乏力、食慾下降、消瘦、貧血。但均無特異性。
若出現大便發黑(大便隱血檢查陽性人群),或者胃潰瘍的患者出現疼痛規律消失,轉為持續性疼痛的,老胃病患者出現明顯體重下降、貧血的,雖然不一定就是胃癌,但應當及時進行胃鏡檢查。

“發現晚”導致年輕患者惡性比例高 年輕人的胃癌發展通常比老年患者要快,但導致失去手術機會、不能治癒的主要原因還是年輕患者中胃癌的發現往往偏晚。從一開始的“小毛病”“胃病”“忍一忍”到後來檢查出“胃癌”,病情就已經很難控制了。

胃癌根治切除術後總體五年生存率,國內的資料接近60%,但早期患者五年生存率超過90%,完全可以實現治癒效果;然而相對於日本胃癌患者中超過57%是早期胃癌而言,我國胃癌患者的早期率僅有17.3%;早期發現率若能明顯提高,則胃癌的治癒率會顯著提升。對於侷限於黏膜層的早期胃癌,甚至可以採用內窺鏡下黏膜剝離術(ESD)治療,不僅創傷小,而且同樣達到治癒的目的。

胃癌病期較早而無遠處轉移的,可以通過常規開腹或腹腔鏡行根治性手術;術後根據病理分期,決定是否需要輔助化療和放療;一些患者區域性病變切除有難度,但無遠處轉移,可以先行化療或放化療後,使腫瘤退縮,然後再手術;一些病情較晚,雖然不能根治切除,可以通過化療控制病情,減輕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一些患者可能需要放療控制區域性腫瘤,緩解症狀如椎體轉移導致的疼痛和神經壓迫症狀。

預防胃癌,要做到“三管齊下” 在胃癌的預防中,飲食是非常關鍵的一環。年輕人生活多元,飲食種類也較為豐富,但在享受美食的時候,應當避免攝入黴變的糧食、黴制食品、鹹菜、煙燻及醃製魚肉及過多的食鹽,亞硝酸鹽,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和蛋白質可降低危險性,同時保證體內的營養均衡;對於有症狀的HP感染者要清除HP;同時吸菸的人群應當及早戒菸。

預防胃癌的另一個重要手段就是提高自身的抗癌能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可以通過鍛鍊,包括太極拳、適當運動、健身操、八段錦等適當的運動提高機體抵抗力,改善免疫狀態;工作強度大的人群則應該避免過度勞累、減輕精神壓力。
第三方面:及時體檢,這是非常重要一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在胃癌預防中佔據重要地位,可以通過體檢及早發現胃癌。在胃癌體檢中最常用的就是大便隱血檢查和胃鏡檢查。

我們建議:

40歲以上的人群,一般情況下沒有胃部不適症狀,也可以進行胃鏡檢查,如果檢查結果完全正常,此後可以每2-3年複查一次。
如果自身患有胃潰瘍(尤其是經久不愈的)、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化與不典型增生、腺瘤型息肉、殘胃炎、惡性貧血胃體顯著萎縮等疾病,這些人群則需要每年複查一次。
特別指出的是,對於家族中有遺傳性胃癌(HDGC)或有Lynch綜合徵的易感人群,40歲前就應該定期胃鏡(腸鏡)檢查,密切監控自己的胃健康。

健康一點靈: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