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的小仙女們,每年也至少要進行一次全身體檢。X光也是其中一項必要的檢查,但老聽別人說,拍X光會“吃射線”對身體不太好,這種說法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盤點生活裡的那些輻射
不談X光片,我們可以盤點一下你在生活中受到的其他輻射。
根據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ICRP)和國際輻射單位和測量委員會(ICRU)的規定,人體每年在正常環境中所收到輻射劑量的上限是——1毫西弗(不包括醫療診斷中的輻射量),但實際資料統計得出,世界上每人每年所受到的輻射劑量平均值為2.3毫西弗(毫西弗:輻射劑量的單位,指的是人體組織器官每單位質量所吸收的輻射能量)。
也就是說,你每年所受到的輻射中,包括80%的天然輻射和為數不多的人造輻射。
天然輻射來自於陽光,水、各類蔬菜、水果、糧食,甚至於每天呼吸的空氣都可以帶來微量的輻射,但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除此之外,剩下的才是每年受到的“人造輻射”,例如:計算機、手機產生的輻射,以及醫院X光所帶來的輻射。
拍一次片“吃多少射線”?
1985年,德國物理學家威廉·康拉德·倫琴發現了具有穿透本領的x射線,也就是身體檢查時所提到的X光。
這種射線穿過人體時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吸收作用,骨骼吸收的X射線量比肌肉吸收的多,所以最後在影像中會看到不同密度的陰影。與此同時,X射線在穿過人體時有可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吃射線”。
根據聯合國原子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的研究,平均拍攝一次胸片的輻射劑量約為0.5~1.0毫西弗左右。拍攝一次乳房X光的輻射量約為2.8~3.3毫西弗左右,牙齒X光照射約為0.005毫西弗左右。
近年來,能夠給人體帶來帶來輻射損傷的情況通常見於核輻射中,照射劑量超過1000毫西弗時可引起急性放射病或區域性急性損傷。相比較而言,偶爾拍攝一次X光所接受到的電離輻射,對你造成影響的機率微乎其微。如若在使用過程中,防護措施不當,或者違反操作流程,人體照射劑量超過一定限度,X光才能對人體產生危害。
如何避免不必要的輻射?
輻射劑量受到輻射時間、照射劑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配套的操作程式就是為了規範X光檢查流程,減少不必要的輻射。
國家衛生部發布的《國家放射工作衛生防護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 “ (用放射射線)進行診斷、治療時,應當按照操作規程,嚴格控制受照劑量,對臨近照野的敏感器官和組織應當進行遮蔽防護。對孕婦和兒童進行醫療照射時,應當告知對健康的影響。”
為了在醫療檢查中避免接受不必要的輻射,做X光檢查的時候,寶寶們可以參照以下幾點注意事項:
在進入x射線操作間時,脫下身上的金屬飾品,如毛衣鏈等,爭取一次拍完,避免重複拍攝,延長檢查時間。
嬰幼兒及少年兒童常規體檢時,不做核素顯像檢查和x射線胸部檢查。
非醫生建議下的特殊診療需要,受孕後的八至十五週的孕婦,不進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檢查。
單獨進入操作間,需要進行陪檢時,應當對陪檢者採取防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