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有4.15億糖尿病患者,而中國患者已超一個億,佔全球的四分之一,但國人對糖尿病的知曉率僅為36.5%,治療率也只有32.2%。因此,大多數患者的唯一目標就是控制血糖,認為只要血糖控制的好就無後顧之憂了,但事實卻並非如此,其實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控制好血糖僅僅是疾病治療中的一個部分,除此之外,血壓、血脂等指標的檢測也相當重要,因為一旦血脂、血壓有問題,就很容易發生心血管併發症,這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殘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患者是心血管疾病高發人群

在中國人群中進行的糖尿病預防領域裡程碑式研究 ——“大慶研究”的最新資料顯示:不論男性還是女性糖尿病患者,均有約一半死於心血管疾病。如此驚人的資料提醒我們一定要重視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及治療,那麼糖尿病患者如何才能遠離心血管併發症呢?

教授表示,糖尿病防治的目標,或者說終極目標是降低心血管的風險,降低心血管死亡,我們不是為了單純的降某一個數字。因為2型糖尿病最終死亡原因,大概超過60%是心血管疾病,如果能把心血管的死亡原因降下來了,就大大改善了糖尿病治療的結局。

“糖尿病病人本身就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人群,同時心血管疾病高發的因素當中,糖尿病就是高危因素之一,然後是高脂、高血壓,再加上肥胖之類的,還有抽菸。”上海長海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黃勤教授談到,“降糖還有一點難的,血糖的波動比較大,最怕的是低血糖,低血糖當中,無論程度輕和重,這種人群肯定是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和死亡風險大的。”

3大檢查反映血管狀態這些檢查一定要做

頸動脈超聲:

通過頸動脈超聲,不僅能評定患者是否有發生動脈斑塊的形成,還可以監測動脈血管中內膜的厚度,這兩項指標跟心腦血管,大血管的病變是息息相關的。如果以前沒有發現過動脈斑塊的形成,那麼最好每年做一次動脈超聲,及時監測大血管、心腦血管病變進展的風險情況。如果發現有動脈斑塊的形成,就需要評估斑塊的穩定性,斑塊是不是長大,因為斑塊如果不穩定,脫落的話,會非常危險。同時,如果斑塊持續長大的話,脫落風險也會增加。

蛋白尿:

其次我們需要評估蛋白尿的情況,因為蛋白尿的情況,能夠提示早期腎臟疾病發生風險,是最簡單的監測方法。檢查尿微量白蛋白跟尿肌酐比值,患者只要留取晨尿送到化驗室檢查即可,十分方便快捷。而且蛋白尿不僅能檢查出早期腎臟疾病的風險,同時還可以反映心血管的風險。

身體質量指數(BMI):

最後是BMI,可以監測身體是否容易發生肥胖、脂肪肝等,雖然這些對於糖尿病人來說是不太常用的,但是這些也是必須要去評估的,評估完了之後能夠對病人的綜合情況進行評判,是對降糖有利的,對心血管疾病的監測也是有利的。

個體化降糖綜合管理將心血管風險降到最低
醫學精準化是目前醫學發展的趨勢,當然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精準治療也是非常重要的,個體化的降糖可以針對每個病人不同的身體情況,進行有效的個性化檢查治療。結合個體化的降糖加綜合管理,及時檢測血糖、血壓、血脂、體重、抗凝等指標,能夠最有效及時的發現心血管的疾病,將風險降到最低。

首先,

是對患者做一個評估,例如血糖的評估、波動性的評估,血壓是不是高,血脂是不是高,有沒有超重,有沒有家族史,是不是吸菸,這些是糖尿病患者易合併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所以都是需要做好評估的。

其次,

如果檢查出血脂、血壓有問題,那麼一定要把血脂、血壓降下來,體重超標的患者需要把體重降

再來,

同時戒菸對於穩定血糖、減少心血管併發症也是很重要的。飲食控制加上運動是個體化綜合控糖治療中不可或缺的,“管住嘴,邁開腿。”一定要牢記在心。

最後,

就是藉助於一些有多重作用的降糖藥物,例如GLP-1受體激動劑,不僅有降糖的作用,且降糖期間血糖波動性會更小,波動性越小的藥物對心血管越好,同時對於體重會有降低的作用,因為BMI會直接影響心血管系統,如果BMI升高,心血管風險和死亡率將增加30%,所以體重降低後,發生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就會大大降低。

健康一點靈: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