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年終體檢的時候了。那麼去醫院體檢,與心臟健康有關的檢查專案有哪些?各項檢查結果有什麼意義?又該怎樣看懂心臟專業術語呢?
上海遠大心胸醫院心內科專家張雅君教授表示,我們把心臟比做一間房子,心臟壁的心肌相當於房子大“牆壁”,瓣膜相當於“門”,冠狀動脈的血管相當於房子外面的“水管”,而一些電傳導系統相當於房子的“電路”。以上每個部分出了問題,都可能導致心臟疾病,而相應的檢查手段也不一樣。
常見的心臟健康檢查主要有以下5項:
1、普通心電圖
檢查心臟供血和“電路”情況
主要是檢測人體在靜態條件下的心律和心跳的狀況,是最基礎的心臟健康檢查專案。
心電圖(ECG或者EKG)是臨床最常用的檢查之一,是冠心病診斷中最早、最常用和最基本的診斷方法。應用廣泛,範圍包括:
1.記錄人體正常心臟的電活動。
2.幫助診斷心律失常。
3.幫助診斷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判斷心肌梗死的部位。
4.診斷心臟擴大、肥厚。
5.判斷藥物或電解質情況對心臟的影響。
6.判斷人工心臟起搏狀況。
檢查前應安靜休息5分鐘左右,不能在跑步、飽餐、冷飲或吸菸後進行檢查,這些因素都可以導致心電圖異常,從而影響對疾病的判斷。作飽餐試驗及雙倍二級梯運動試驗檢查前,當日還應禁食。
優點:簡單、無創、經濟,臨床應用最普遍
2、動態心電圖(holter)
連續監測心臟“電路”和供血情況
有時候電路的故障是一陣一陣的,在沒有發病的時候,普通心電圖記錄不到。而心肌缺血的病人不發生缺血的時候心電圖也通常是正常的,這時候,醫生會建議做一個動態心電圖。
與普通心電圖相比,動態心電圖於24小時內可連續記錄多達10萬次左右的心電訊號,可以說是普通心電圖“強化升級版”,這樣可以提高對非持續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對一過性心律失常及短暫的心肌缺血發作的檢出率。目前還有48小時、72小時、甚至7天的檢測。
優點:及時捕捉心電生理異常,確定病人的心悸、頭暈、暈厥等症狀是否與心律失常有關;檢測心肌缺血。
3、心臟彩超
主要檢查心臟結構
通過影像來觀察心臟的工作狀況。臨床上,醫生往往會建議一些年齡超過30歲,且血液檢查中膽固醇有不良提示的人做這項檢查。
心臟彩超是唯一能動態顯示心腔內結構、心臟的搏動和血液流動的儀器,對人體沒有任何損傷。心臟探頭就像攝像機的鏡頭,隨著探頭的轉動,心臟的各個結構清晰地顯示在螢幕上。
張雅君教授表示,心臟彩超也是唯一能直觀顯示瓣膜病變的儀器,通過彩超的測量,醫生可瞭解瓣膜病變的程度以決定保守治療還是手術治療。心肌病是近年來發病率逐漸上升的疾病,心肌的增厚、心腔的擴大都要依賴彩超來判斷;對冠心病,彩超能直觀顯示心肌的運動狀況及心功能,向臨床醫生提示心肌缺血的部位。
主要檢查心臟的形態學有沒有什麼異常,以及心功能是否正常,特別對先天性心臟病是首選的檢查方法。
心臟彩超顯示的是心臟的內部結構異常,房室大小的變化以及血流的速度和方向,在心臟病的診斷中具有重要的價值。一般心情,睡眠對檢查的結果有一定的影響,建議您避免緊張情緒,按時休息即可。
優點:無創、能直觀觀察心臟結構,判斷心肌病和先心病。
4、心臟CT,以及冠狀動脈造影
主要檢查心臟“水管
這些都是對心臟水路的檢查,如果水路有狹窄,血流不暢,會導致心肌缺血。
如果水路完全閉塞,就等於心肌沒有血液灌溉了,那麼心肌就會發生壞死,也就是心肌梗死。心肌梗死還可以導致心臟的電路和牆壁同時出現問題。
心臟CT檢查無創,可幫助診斷冠心病,瞭解心肌缺血的部位和範圍,判斷患者的心功能。
冠狀動脈造影是在x線透視引導下經導管使冠狀動脈顯影,以瞭解冠狀動脈的走行及管腔的大小。這樣能較明確地揭示冠狀動脈的解剖畸形及其阻塞性病變的位置、程度與範圍,另外還可以瞭解冠狀動脈的血流,同時可給予相應的治療,如支架植入術等。
冠狀動脈造影是目前診斷冠心病最直接、最可靠、最特異的方法,但該檢查方法有創傷性,存在一定的風險,應嚴格掌握檢查指徵。
5、心臟血管內超聲檢查
主要檢查心臟血管內是否有血栓
主要檢查有否血栓存在。一般在手術治療前都需要通過這項檢查來確定血栓發生的位置。
據張雅君教授介紹,心臟是位於人體胸腔偏左下不到一個拳頭大小的器官。常人的心跳一般保持在60~100次/分鐘。
心律越快、心臟工作量越大,越容易疲勞。當心髒遭受不良刺激或勞累時,會出現短暫的節律或頻率失常,或心律不齊。根據心臟異動的表現不同,可分為早搏、心動過速、心動過緩等型別。
此外,張雅君教授提醒,膽固醇指標常也是心血管健康與否的標誌。而心肌能否有規律和有力的搏動,是完成全身血液迴圈的前提。如果為心肌輸送血液的冠狀動脈被膽固醇等物質堵塞,心臟就難以正常工作。
總之,不同的檢查適合不同的疾病和不同的病人,不要比較,別道聽途說,還是聽你的醫生的建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