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多、屁少、屁臭,是身體在報警!這2種屁,竟可能是腸癌信號!

生活中我們偶爾會遇到這樣的場面:擁擠的電梯或辦公區域裡,
突然肚子「咕嚕」一響,屁股一緊就發出「噗——」的聲音,
一股難以言喻的味道瀰漫開來……

先別著急捂鼻子,在醫生眼裡,這「屁」大點事可是與你的腸胃健康息息相關!
案例

26歲的小敏最近忽然頻繁地「排臭氣」,有時候一天50多次,
還伴隨有腹瀉、腹痛情況,可她並沒有吃什麼產氣的食物。
結果到醫院一檢查,卻是腸癌。

每個人都會放屁,到底什麼樣的「屁」屬於異常情況呢?
今天就系統地講講這些「屁事」。

1
屁到底從哪裡來的?

想要通過「屁」來檢測身體健康,首先要知道正常情況下「廢氣」從哪來,才能排除干擾因素,更加準確地發現異常。

1食物分解:

食物進入胃腸後,在各類消化液作用下被分解,這一過程中會釋放氣體。由於腸道密不透風,這些多餘的氣體就會不斷聚集成氣團,直到排出體外。

2吞入空氣:

在喝水、咀嚼食物、聊天,或者是呼吸時,會不斷有空氣被我們吞入食道。氣體壓強可能會刺激橫膈膜收縮,引起呃逆,也就是打嗝;也有可能積壓在胃部,最後運送到肛腸。

3長時間空腹:

當食物消化殆盡時,胃囊和腸腔收縮,胃腸蠕動雖然減弱但仍然在進行,所以只能運送空氣了。有一個規律就是,感覺飢腸轆轆時往往更容易放氣。

4喝飲料:

碳酸飲料或者啤酒等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飲品,進入人體後會分解產生大量氣體,並促使胃部擴張,加速腸胃蠕動。

2屁太多太少都不好憋著不放更傷身

很多人對屁「談之色變」,存在著不少誤解。

1誤區一:屁越多,證明消化好?:

從醫生角度來說,每天排10~15個屁,屬於比較健康的狀態。但屁多不多和消化好不好沒有直接的關係,主要在於食物。紅薯、土豆、洋蔥、捲心菜、各種豆類和豆製品等食物都容易產氣,吃多了就容易放屁。

如果沒有食物因素,還總是大量排廢氣,反而可能是腸道內產氣菌過多,需要調節消化功能了。

2誤區二:從來不放屁,最輕鬆?:

有些人一回憶,好像並沒有每天放屁,甚至已經很久沒放屁了。但其實正常情況下,並不存在從來不放屁的情況。即使是睡眠當中,人也可能不自覺地排出多餘氣體。

如果是新生兒從來不放屁,有可能是肛門閉鎖症;成年人如果三天沒有排氣、排便,就要及時就診查看了,以防腸道發生異常堵塞,有痔瘡、腸梗阻或腫瘤的可能性。

3誤區三:放屁太尷尬,憋回去就好?:

雖然放出來尷尬,但憋回去一點都不好!多數情況下,排氣後會產生便意,總是委屈自己憋著不放,不但難受,還容易引起便秘。

雖說「人在江湖走,哪有不憋屁的」,但可惜的是,當你憋住的屁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它就像一個小精靈,無論如何都要找一個出口,而且你忍都忍不住。

比如:打嗝。而且氣味可能也不怎麼樣。

此外,你拼命憋住的屁,還會被腸道黏膜吸收,跑進血液,結果就是隨著全身的血液循環,又溜達了一圈,比如到肝臟過濾,再到達肺部。到最後卻是伴隨著呼吸,從口腔排出體外。

所以,想像一下這個流程,你還會因為成功憋屁而沾沾自喜嗎?
看懂的人估計都不敢再憋了,不值得。
更危險的是,如果你患有腸梗阻,還經常憋屁,就像是在給輪胎不停地打氣,要是某個位置稍微薄弱點,很可能發生腸破裂,造成腹腔感染等嚴重後果。

4想要不尷尬,這些習慣不要有

怎樣才能合理地減少排氣次數呢?我們需要改掉一些壞習慣。
【吃飯時狼吞虎咽】食物咀嚼地越細、越慢,可以與唾液充分融合,越不易產生空隙。
【邊聊天邊吃東西】吃東西時會厭軟骨會遮住氣管,如果邊吃邊說,容易吞入大量空氣,或者被食物噎住。
【暴飲暴食】營養過剩容易導致消化不良,產生大量臭氣,特別是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吃得太多時。

3臭不可聞是常態?當心是疾病信號

屁的成分很複雜,但只要其中1%含有氨、吲哚、硫化氫和糞臭素等,就會對嗅覺產生強烈刺激。一般來說,這類臭味不太明顯,很快就會消散。
但你若是總聞見以下兩種味道,就要考慮是不是被腸胃疾病盯上了。

1臭雞蛋味:腸道失調
臭雞蛋味,估計有些人在春節期間就體會過了。美味當前,難免會有人管不住嘴,一下就吃多了,特別是肉類、蛋類、奶類等高蛋白、高脂肪食物。

一般情況下,脂肪和蛋白質會在小腸中被分解消化。但如果攝入過多,小腸分解不完,就會進入大腸,很可能引起菌群失衡。多餘的營養還會被轉化為胺類物質,甚至具有一定的致癌性!

胺類物質的氣味就類似於臭雞蛋,它代表著腸道消化不良。如果某段時間忽然頻繁出現這種氣味,還伴隨有便秘、便血、腹痛、有粘液排出等症狀,要高度懷疑是腸炎或腸道腫瘤。

2腥臭味:消化道出血
如果消化道內有破潰、出血,血液與食物殘渣混合,就會產生一種腥臭味,類似於死魚爛蝦堆積的味道。任何消化道出血都有可能發生嚴重感染,必須及時採取止血措施。

當腸胃出現腫瘤,癌組織糜爛、剝落時,也會有腥臭味。如果同時還出現了黑便,要立刻就醫檢查。

4尷尬是小事護好腸胃是大事
排臭氣雖是件小事,但保護腸胃健康卻是一件大事。除了必要的藥物和營養劑之外,一些常見食物也能幫助我們增強腸胃功能。

1洋姜補充雙歧桿菌
雙歧桿菌是一種重要的腸道有益菌,能抑制有害菌生長,抵抗病原菌的感染。在合成維生素、淨化腸道環境、分解致癌物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還能抑制腸道腐敗作用,緩解便秘、慢性腹瀉等症。
補充雙歧桿菌,我們可以食用洋姜。洋姜又叫菊芋,其富含的菊糖是一種低聚果糖,能促進雙歧桿菌增殖,改善腸道菌群平衡。

【糖醋洋姜】將洋姜洗淨、切塊,放入容器中,按適量加入糖、鹽、花椒、醋等調料,醃製1周即可食用。

2果膠增加益生元
果膠,屬於水溶性膳食纖維,能促進多餘膽固醇的排出,為腸道益生菌增加益生元,是保護腸道的好幫手。富含果膠的食物有蘋果、桂圓、鮮棗、香蕉、草莓等。
【蘋果果膠】蘋果洗淨去核切塊,添2倍水熬煮90分鐘,用白紗布過濾,擠出果肉中的汁水,再熬煮20分鐘即可。

3纖維素促消化
不可溶性膳食纖維能夠吸收多餘水分,增加糞便容積,刺激腸道蠕動。
菠菜含有大量的植物粗纖維,不僅利於排便,且能促進胰腺分泌,幫助消化。其含維生素K在葉菜類中最高,能用於腸出血的輔助治療。
春筍也含有充足的水分和纖維素,同時澱粉含量低,具有吸附脂肪、促進食物發酵、幫助消化和排泄的作用,也是減肥者最理想的食物之一。
【推薦】清炒菠菜:將菠菜洗淨,用沸水焯2分鐘左右,瀝乾。油熱至七成時用蔥薑絲熗鍋,再倒入菠菜翻炒,加鹽調味即可。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