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體水濕過重,出現濕邪為患的疾病時,調理脾髒,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另外,在中醫理論中,腎髒主水,有“水髒”之稱,當腎髒出現功能異常,體內水濕泛濫的時候,通過調理脾髒也可以得到治療。所以又有脾主濕之說!

要深入理解“以土製水”的含義,我們還得明白這里的“水’’在人體的指向,水過多的具體表現,知道了什麼是“水濕太過”,知道了“土能治水”,才有可能得心應手地運用“以土製水”。

下面我從幾個方面來談談濕邪在體內的表現形式。

濕邪重表現之一:痰多

“濕痰內盛,上犯肺系,肺失宣降,則咳嗽痰多;痰濕停胃,胃失和降,則惡心嘔吐;痰濕阻膈,氣機不暢,痞悶不舒;痰濕留注,則肢體困重;阻遏清陽,則頭目眩暈。”

一些老年人,長期咳喘痰多,體溫並不升高,西醫診斷是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其實這樣的病人,並不是所謂的炎症,而是“脾虛失運,痰濕內盛”所致,止咳化痰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急性期痰濕較盛,可以通過燥濕化痰、理氣和中來緩解,後期則從脾胃人手,培土製水,讓脾胃功能恢複了,痰濕的來源自然也就得到了控製。雖然表面上沒有治痰,但實為治痰的不二良方。

臨床上,遇到這樣的患者,我都是用二陳湯作為主方,隨症加減。二陳湯的組方是半夏、陳皮、白茯苓、甘草、生薑。因為陳皮和半夏,以陳舊者效果最佳,所以取名叫“二陳”。

二陳湯的組方略為加減變化,就能用於多種痰證。

1、治濕痰,可加蒼術、厚樸以增強燥濕化痰之力;

2、治熱痰,可加膽星、瓜蔞以清熱化痰;

3、治寒痰、涼痰,可加干薑、細辛以溫化寒痰;

4、治風痰眩暈,可加天麻、僵蠶以化痰息風;

5、治痰食交阻,可加萊菔子、麥芽以消食化痰;

6、治痰氣鬱閉,可加香附、青皮、鬱金以解鬱化痰;

7、治頑痰阻滯經絡,形成瘰鬁、痰核,可加海藻、昆布、牡蠣以軟堅化痰。

在痰濕之邪得到改善之後,通過調理脾腎,可以使患者的體質得到恢複,痰濕產生得少,疾病就能得到控製,甚至徹底痊愈。

濕邪除了上述這些表現形式外,還有很多,比如,皮膚經常起濕疹、雙腿經常浮腫、女性白帶清稀量大等。

認清了這些表現形式,治療時想到“土能克水”,想到“脾主燥”,再想想前面談到的掃地的故事,在治療濕邪為患的相關疾病時,自然而然會想到調脾!

當一種病邪長期存在於體內時,治療的思路不是單純驅邪這麼簡單,應該從相克的角度入手,培養病邪的天敵,培養虛弱的髒腑,髒腑強盛了,疾病就能得到控製。

濕邪重表現之二:全身乏力

《黃帝內經》上說:“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髒;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人體清陽的這些分布,需要脾髒來實現。

脾主升清,升發人體清陽,是脾髒的職能所在。如果脾受濕困.脾的功能受到抑製,清陽的升發就會受到影響,人就會表現出各種不適之症。

許多患者經常抱怨:“醫生啊,我全身沒勁,兩條腿沉重無力,上下樓梯困難,好像有千斤重擔,腰部也像背了個大包袱,沉重異常,頭也昏昏沉沉。”

這些困乏的表現,從根本上來講,就是因為“濕生重濁”。

濕性為什麼會重濁?

那是因為濕邪困脾,影響到了脾髒的升清功能,進而影響到陽氣在人體的輸布。

這些都是人體的生理規律,如果違背了這個規律,人就會生病。清陽不能出上竅,濁陰不能出下竅,後果就是“九竅不利,耳目閉塞,大小便不暢”,所以李東垣說:“脾胃虛則九竅不通。”

頭為諸陽之會,清陽不能發於上,頭部陽氣就會不足,人就會感到頭腦昏沉,這樣的病人從早到晚都覺得天是灰蒙蒙的,人的精神狀態很差,很壓抑,很鬱悶。這些都是脾的升清作用不能發揮所致,這也是為什麼逍遙丸通過疏肝健脾,就能夠調節情誌的原因,清陽升發了,頭部陽氣足了,人自然就有精神,也就逍遙自在了。

清陽不能發腠理,則腠理失養,皮膚干燥,脫皮脫屑,所以健脾也能潤膚。

清陽不能實四肢,則四肢酸楚、沉重、乏力,這樣的病人,在排除腦血管意外之後,運用健脾除濕的辦法,常常能夠立竿見影,所以有“脾主四肢”之說。

中醫的許多理論,看似各不相干,其實都是相互聯系的,相互關聯的,只要學透了,自然就能將它們融會貫通。

濕邪重表現之三:口水多

體內濕邪過重,還會淹沒五髒六腑,充斥於髒腑經絡。五髒化生五液,就會通過五液的形式來排泄,患者就會表現為五液過多。《黃帝內經》說:“五髒化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為五液。”

汗為心液,鼻涕為肺液,淚為肝液,涎為脾液,唾為腎液。

生活中,仔細觀察一下身邊,你就會發現,許多小孩經常流很濃的鼻涕,流口水,或者稍微一運動就大汗淋漓,而且越胖的小孩,出現這種情況的機會越大,這是為什麼呢?

小孩子肝常有餘,脾常不足,脾虛之後,濕邪內盛,非常容易出現五液過多,濕邪過重的情況。針對這些問題,調理脾髒才是關鍵,同時兼顧五髒,就能解決問題。

濕邪重表現之四:肥胖

人體內的水分,大約占到體重的65%,水液的代謝與肺、脾、腎三髒有密切的關係,當三髒功能異常時,水液在體內的代謝就會出現異常,輕則體重增加,重則出現浮腫。許多人長胖,並不是脂肪增加,而是水液內停所致。

後來在治療肥胖患者時,對於上腹部脹滿的,習慣運用枳實、白術和木香三味藥;

對於小腹脹滿的,則加上附子、小茴香、荷葉;

對於下肢沉重、浮腫厲害的,則配伍黃芪、益母草、川芎。

患者服用後,很快就感到輕鬆舒服了,體重也下降不少。可見,肥胖症的治療,除了考慮降脂外,水液代謝異常也是非常多見的。

五行相克的運用,不僅體現在對付濕邪上

濕邪如此,那寒邪呢?

有些病人經常咳嗽,稍稍受寒,立即誘發。有些病人誇張地說,只要有一根手指沾上涼水,就立即咳嗽。

火能禦寒!

這樣的病人是因為體內克製寒邪的火不足了。心主火,心髒就好比天上的太陽,太陽不出來,地上的寒邪是驅散不盡的。心火衰微的病人,就容易患此類疾患,這樣的患者,稍稍接觸涼物,就會開始咳嗽。

現在流行冬病夏治,按照五行來分,夏季屬火,這是借大自然的火,來驅散人體內的寒。

其實,只要明白了相克的道理,溫養心陽,讓患者體內火力旺盛,自然就不會咳嗽了,一年四季都可以治療,何須受夏季所限呢?

曾經有位外地的患者,長期咳嗽,稍稍受涼,病情立即加重,還總感到後背發涼,到了冬天,手腳冰涼,穿多厚的衣服都沒有用。中藥西藥吃了一大堆,效果都不盡如人意。後經人介紹找到我,切脈時,我發現他左寸沉遲而微,右寸浮緊而滑,表明心火衰微,肺中有寒痰凝積。綜合各種症狀,我建議他服用肉桂粥。患者連續服用半月後,病情痊愈。

肉桂粥做法如下:

上好的肉桂一兩,研成極細的粉末。用白粥一碗,加肉桂細粉5克,加少許白砂糖,調勻。每日早上吃一次,連續吃10天。

這粥看似簡單,卻能溫通心陽,流通血脈,消散寒邪,對於寒性咳喘療效特別好。

有些病人每到冬天就手腳發涼,無論如何都暖和不過來,這種情況也可以服用肉桂粥,連續服用一段時間,就會大為好轉。

這里面的道理其實很簡單,火能克寒,對於虛寒型疾病的治療,就是需要補火,而心髒屬火,只要。心髒功能強盛了,人體自然就不會有寒了。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