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炒菜竟會致癌!這些你經常吃的食物,比大蒜危險幾百倍!

前幾天有兩家媒體來採訪:

我一聽,就知道是大蒜致癌的謠言再次出籠了。

其實這個說法是2013年開始的。因為就在2010年至2011年間,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收集了133種食物樣本,發現47%的食物含有疑似致癌的丙烯醯胺。
他們很驚訝地發現,無論幹烤還是油炒,蔬菜炒/烤之後都會產生丙烯醯胺,而且炒菜時間越長、溫度越高,蔬菜釋放出的丙烯醯胺就越多。
各種蔬菜烹調後產生丙烯醯胺數量的排名如下:

這是因為,凡是天然食品,只要加熱炒/烤到有顏色變化、有香氣產生的程度,都會發生一種叫做「美拉德反應」的化學反應,而這種反應在120~180攝氏度之間,或多或少地會產生丙烯醯胺,其中在160攝氏度時產生量最大。
這個反應會產生濃郁的香味和由黃到褐的顏色,但同時也會產生「丙烯醯胺」這種副產物。
大蒜爆香也好,洋蔥爆香也好,甚至沒有被納入樣品的大蔥小蔥,我相信在炒香之後,都會因為美拉德反應而產生丙烯醯胺。
正因為蔥蒜有這種特性,人們才用它來熗鍋;正因為西葫蘆有這種特性,老北京才用西葫蘆來做「糊塌子」這種小吃(西葫蘆絲、雞蛋和麵粉做的薄餅);正因為土豆有這種特性,人們才用它來做炸薯條和炸薯片……

總之,凡是那些煎烤之後特別香濃的蔬菜,都屬於容易產生丙烯醯胺的食材。而且,90年代日本就有研究發現,

再擴大範圍說,只要把食品加熱到顏色發黃、發褐的程度,並放出濃濃的香氣,都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丙烯醯胺。
如果您特別害怕它,那真的有大批美食和飲料都要戒掉了:
——餅乾、曲奇、麵包、蛋糕等所有焙烤食品;
——油條、燒餅、烤饃、油酥餅等烤制或油炸的麵食;
——鍋巴、薯條、薯片、薩其馬等所有油炸零食;
——經過油煎、油炸、過油、烤制和熏製的各種菜餚;
——紅糖、黑糖、咖啡和黑茶……
因為,這些食物裡面都有丙烯醯胺。

按同一種食材來比較,顏色越深,味道越香,則含量越多。
這些東西日常你都吃了,數量遠遠大於吃蒜蓉蒜片的量,又何必要害怕那麼幾片爆香的蒜片呢。令人擔心的倒是,炒菜的油太多、油溫太高,既產生多環芳烴類致癌物和油脂氧化產物,也會增加菜餚的熱量,還會破壞維生素。
與其從此遠離蔥花、蒜蓉和蒜片,還不如控制膳食整體中的丙烯醯胺含量,調整菜餚的烹調方式。
少吃點燒烤、熏製和油炸食物。不要在一天當中吃太多色深味香的煎烤菜餚。多用蒸、煮、涼拌,包括我一直大力推薦的油煮(水油燜)等烹調方法,菜餚受熱溫度不超過120攝氏度,就不用擔心因為加熱而產生丙烯醯胺和其他致癌物啦!

健康一點靈: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