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秋燥、咳嗽!好配方,讓你4步學會自制秋梨膏!

入秋後,天氣漸涼的同時, 空氣變得格外乾燥,咳嗽、咽炎人群該苦惱了。應對咳嗽、咽喉的不舒服,人們要麼忍,要麼用止咳糖漿、冰糖燉雪梨來緩緩。直到近一兩年,開始流行起了秋梨膏。

市面上售賣的秋梨膏不便宜,因為其中會新增川貝、羅漢果、沙蔘、生地、茯苓等藥材。但購買到合適的食材後,要自制出秋梨膏,並非難事。關鍵在於,從源頭判斷自己是否適合喝秋梨膏,以及要在原材料中加減哪些藥材最合適。
今天,我們就邀請了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的笑笑醫師從三個方面為大家詳細介紹秋梨膏,下面我們依次來看看吧。

1.秋梨膏的原始配方 秋梨膏又叫雪梨膏,相傳最早始於唐朝宮廷,是一個道士為唐武宗李炎治病所制,其方由《本草求原》中“秋梨蜜膏”變化而來,為宮廷祕方,僅在宮中使用。 民間只知梨具有潤肺止咳的作用,買秋梨熬水來治療咳嗽,但療效欠佳。直到清朝,秋梨膏的配方才在民間流傳開來, 並一直沿用至今。
秋梨膏由白梨(主要為雪花梨)為主料。

配以其他止咳、生津、潤肺的藥物,如生地、葛根、蘿蔔、麥冬、鮮藕、貝母、 羅漢果、蜂蜜、白茅根、生薑等中藥加工熬製而成的膏劑,臨床上多用來治療因熱燥傷津所致的肺熱咳嗽等症。但人們的咳嗽型別不同,自然也不能一種方子萬用,而是要針對症狀,調整配方。例如:
肺燥津傷、乾咳者:多表現為乾咳、痰少或黏稠、 口乾、咽乾、鼻幹,或有聲音嘶啞、午後潮熱等陰傷的表現。該類患者可選擇含有以下藥物的秋梨膏:川貝母(粉)、羅漢果、炙枇杷葉、生地、沙蔘、麥冬、白茅根等潤肺中藥。 痰熱蘊肺、痰多者:多表現有咳嗽、咳痰、痰多色黃、口乾而黏、口渴等表現。 該類患者可選擇含有以下藥物的秋梨膏:浙貝母、枇杷葉、 陳皮、茯苓等清熱化痰中藥。 溫馨提示:秋梨膏性寒,加入生薑、紅棗可制約藥物寒涼之性,防止藥物過於寒涼傷及脾胃。
2.選好材料,4步自制秋梨膏 *本次製作秋梨膏的配方和方法是以乾咳患者飲用為標準的,若是咳嗽痰多的患者,可根據上文提供的中藥材替換掉下文中的藥材,製作方法是一樣的。 配方:雪花梨(白梨)、川貝母(粉)、羅漢果、制枇杷葉、生地、沙蔘、麥冬、白茅根、冰糖、蜂蜜、紅棗、生薑
製作步驟:
選擇優質雪花梨,去核榨汁或切成梨蓉,加入川貝母(粉)、羅漢果、制枇杷葉、生地、沙蔘、麥冬、白茅根、紅棗、生薑,水開後煮20~30分鐘,紗布過濾,留取梨汁。 藥渣繼續加水,可再煮30分鐘,過濾留汁。 將兩次熬得的梨汁混合在 一起,加入適量冰糖,小火慢熬,直至汁液黏稠關火,冷卻。 放涼後調入蜂蜜,置於乾淨的罐子中,放置冰箱儲存。服用方法:每次取用1勺秋梨膏,用溫開水調勻服用即可。每日2~3次。

大家在自制秋梨膏的過程中,可根據情況,對中藥材進行一定的加減,畢竟適合自己的配方,才能堅持喝下去。

(秋梨膏成品,顏色濃郁,清香撲鼻)

3.不宜飲用秋梨膏的5類人群 儘管秋梨膏的原材料是梨和一些潤肺止咳的中藥材,看似對大多數有益無害,但實際上,還是有一些人是不適合飲用秋梨膏的,他們可分為以下5類人群: 秋梨膏中含有大量的糖, 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建議服用。 秋梨膏多以寒性藥物製作而成,性涼易傷及脾胃,且蜂蜜具有滑腸的作用,因此脾胃虛寒、大便溏稀者不建議服用。痰溼蘊肺著。該類患者無明顯的熱象,症狀多表現為:咳嗽、咳痰,痰多色白,每天早晨或飯後痰多明顯,進食甘甜、油膩食物會加重咳嗽、咳痰症狀, 秋梨膏多甘甜滋膩,會加重咳痰,因此不建議服用。 風寒咳嗽者。此類患者咳嗽多因為感受風寒,又無明顯的內熱,表現為咳嗽、咳痰,痰白,伴有鼻流清涕,肢體痠痛,或有怕冷、發燒等表現,此類咳嗽屬於外感風寒,秋梨膏性寒,不建議服用。 咳嗽症狀較重,或伴有發熱、咳吐濃痰、咳血等患者建議儘早去醫院就診,以排除肺炎、支氣管擴張、肺膿腫、肺結核等疾病,以免延誤病情。看到這,相信聰明的你已經不再是在朋友圈裡看過秋梨膏,而是對其配方、益處都有了瞭解。抽個時間熬一次秋梨膏吧~讓自己以及自己關心、愛護的人,告別秋燥、咽喉不痛。

微信公眾號:家庭醫藥(ID:jtyyzz)
合作請諮詢 0771-2618115;0771-2623155

健康一點靈: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