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健康一點靈小編Uber!今天要來說說關於「吃同樣食物別人卻沒事!小心食物中毒「找上」壓力大的人!」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因食物中毒導致的嘔吐、腹瀉症狀是家庭的常見病之一,有時候僅僅是肚子痛拉肚子,而有時則可能釀成昏迷等嚴重的後果,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飲食衛生,儘可能將食物中毒扼殺在搖籃裡。有人認為,預防食物中毒只需將食物充分煮熟即可,但事實上卻並沒有這麼簡單,
食物煮沸了也可能導致食物中毒
下面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
食物煮沸≠不會食物中毒 很多人都認為,日常的食物只要充分煮沸或蒸熟,就可以徹底殺死其中的細菌或是消滅有毒物質,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有時候加熱食物反而會讓一些有害物質的濃度更大。 比如說白菜,它在新鮮時含有無毒的硝酸鹽,加熱後久置或隔夜的白菜在細菌分解下使得更多的硝酸鹽分解成了有毒的亞硝酸鹽,經過煮沸後,雖然殺死了細菌,但是吃了也會引起中毒。還有發芽土豆中的龍葵鹼,黴變油料作物(花生等堅果類)中的黃麴黴素等,均是高溫無法破壞的。
此外,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食管胃腸外科主任醫師彭俊生教授在此前採訪中指出,像葡萄球菌雖然能被高溫殺死,但它所產生的毒素卻更為頑強,這也是導致食物中毒的主因之一,“葡萄球菌易在澱粉類食物、牛乳及乳製品、蛋類及肉類食品中繁殖,它們的數量在數小時內就可增加幾十倍,它會產生腸毒素,這也是它致病的主要物質。腸毒素對熱的抵抗力極強,煮沸30分鐘都無法殺滅,這也是剩飯菜煮沸後吃了照樣嘔吐、腹痛的原因。”
家庭食物中毒原因有哪些? 俗話說病從口入,據彭俊生教授介紹,細菌性食物中毒是家庭當中最常見的食物中毒型別,其主要原因說到底還是由於沒有注重飲食衛生,“不注意飲食衛生,生食加熱不徹底、熟食再次被汙染、食前又不加熱等,是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乳製品、肉類、蛋類、剩飯等可被葡萄球菌汙染,副溶血性弧菌屬嗜鹽菌,廣泛存在於海產品,如海魚、海蟹等海鮮,以及用鹽醃製的肉類、蛋類及鹹菜中;肉毒桿菌的肉毒素常是變質罐頭食品、自制的麵醬和腐乳的汙染源。”
而要想預防食物中毒,彭俊生教授表示肯定得從源頭抓起,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這樣才能有效地避免細菌性食物中毒的發生,“比如說儲存食物和烹飪時要生熟分開、煮熟煮透,不吃腐敗變質過期食品,不吃病禽病畜肉,剩飯菜尤其是肉類、乳製品應徹底加熱、煮透後才食用。冰箱應定期清潔,及時清除裡面過期、變質的食品,以免汙染新近放入的食品。冰箱內熟食儲存時間不可過長,不可取出即食,注意加熱消毒後方可食用。”
而一旦出現食物中毒,彭俊生教授強調一定要儘快呼叫120,然後進行及時的催吐和洗胃,這措施進行得越早效果越好,沖洗完腸胃後,可給病人服雞蛋清、牛奶、木炭粉等,以保護胃腸黏膜,然後送醫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