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出來的炎症,竟是心血管疾病的“殺手”!簡單四步走,有效防範!

超敏感C反應蛋白偏高,預示著身體出現了慢性無菌性炎症。這時,即使體檢血脂血壓血糖顯示正常,也可能出現斑塊。
那這無菌性炎症到底是什麼?又是怎麼形成的呢?

1、什麼是慢性無菌性炎症? 炎症,是有血管的活體組織對損傷產生的一種自我保護性反應,常表現為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但在醫學上,根據炎症的發生是否與細菌感染有關,可分為“細菌性炎症”和“無菌性炎症”兩大類。 無菌性炎症,指人體發生機體障礙疾病和頑固疼痛的部位沒有任何細菌感染,病理檢測也找不到任何有微生物侵害的跡象,是無菌性的,沒有病源菌的炎症。
舉個例子,我們的膝蓋磕到桌子時,會發生淤青,其實也是血管炎症的一種表現。

因此,抗菌消炎藥對它不起任何作用,甚至有可能適得其反。但因為它是一個長期而又緩慢的炎症,所以又叫慢性無菌性炎症。
無菌性炎症對血管是百害而無一利的,甚至是多種慢性疾病的危險因素,在臨床上可表現為三高、自由基損壞、動脈粥樣硬化、癌症、阿爾茨海默病……

二、慢性無菌性炎症 是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炎症反應程度決定著斑塊的穩定性及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慢性無菌性炎症會一步步破壞血管! 1、破壞血管內皮
當機體發生慢性無菌性炎症時,它會反覆破壞、攻擊血管內皮組織,但人體免疫機制又會自行修復受損組織。

如此一來,血管內皮組織就會處於不斷的反覆修復中,易造成血管內皮增厚,血流受阻,甚至成為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病的病理基礎。

2、誘發動脈硬化
炎症可以直接感染血管壁細胞,損傷內皮的屏障功能。
一方面,會使表面粘附因子增加,白細胞聚集在血管壁,併產生炎性介質、釋放自由基,讓壞膽固醇有機可趁;另一方面,當慢性炎症滲透到血管中膜時,它會刺激纖維細胞釋放彈性蛋白,造成中膜平滑肌增生,進一步形成動脈硬化。

3、血栓
隨著慢性炎症的侵入,血管內皮不斷增厚,血流受阻,進而可能形成斑塊。而“炎症因子”又會啟用血液裡的白細胞,與血小板反應後也可能發生血栓。
若血栓形成在心臟,可出現心肌梗死;在腦動脈,可發生腦卒中;若腎臟、腸道動脈發生血栓,可出現腎臟血栓、腸繫膜動脈栓塞。

提 示:
如果無菌性炎症發生在小血管,滲出後會跑到血管外,可能引起肺部、腸道、食管等組織的反覆性增生,甚至誘發癌變。

三、無菌性炎症的判斷方法 慢性無菌性炎症看似離我們很遠,但有研究發現:一個糖尿病患者的前期,一定患有慢性無菌性炎症。那麼,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無菌性炎症呢? 測握力,看身體機能
非優勢手的握力測試,能在一定程度上測出身體機能。一般而言,握力越大,說明身體基礎越好,長壽的機會越大。但若肌肉萎縮,握力下降,可能預示著慢性無菌性炎症導致身體發生了變化。

握力正常值
抽血化驗看指標
血液檢查中的超敏感C反應蛋白(h-CRP),是反應身體炎症水平的指標,也是心血管事件危險強有力的預測因子之一。

正常情況下,超敏感C反應蛋白在0-3毫克/升範圍內。一旦高於3,且排除了其他細菌或病毒感染,就表明體內可能存在慢性無菌炎症、血管內皮正在受損、慢性疾病正在發生。

提 示:
我們都知道壞膽固醇是動脈硬化的“元凶”,但隨著超敏感C反應蛋白的增加,即便壞膽固醇指數非常低,其心肌梗死的危險也會從9%增加到13.1%,是正常人的3倍。

四、營養不良竟會導致無菌性炎症 營養不良是無菌性炎症的危險因素,其中包括營養過剩和營養不足兩方面。

1、營養過剩
攝入的能量遠高於機體消耗的能量,會造成能量堆積,引起肥胖、高血脂等一系列慢性疾病。

2、營養不足
一方面,攝食不足,消耗過多會造成營養不足;另一方面,過於單一的飲食方式也易造成營養失衡,比如: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高脂肪比例嚴重失衡。
長期營養不良會讓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出現紊亂,進而誘發無菌性炎症。常見的頭疼、鼻炎、咽炎、中耳炎、關節疼痛、乳腺增生、痔瘡、燒燙傷等,都可能是無菌性炎症的表現。

五、對抗無菌性炎症 從餐桌開始“消炎” 很多情況下,無菌性炎症的發生與飲食相關。如脂肪酸的比例不合理、碳水化合物比例太高、微量營養素和可溶性纖維素攝入太少等都會導致體內無菌性炎症的形成。 專家表示,通過在飲食中查漏補缺,調理膳食結構,能明顯降低無菌性炎症水平。

1、降低碳水比

膳食平衡提倡的碳水化合物比例是50-60%,蛋白質比例在12-14%,脂肪比例低於30%。
但不少人都屬於高碳水化合物飲食,不僅容易造成營養不良,還會增加甘油三酯升高的風險。

大米、麵粉、白麵包等精細化碳水化合物,及水果、含糖飲料、酒類等都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過多食用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平常可以在控制碳水化合物總攝入量的基礎上,適當用澱粉豆、雜糧等代替部分主食。

2、協調脂肪酸攝入比例

人體必需的三種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其中多不飽和脂肪酸分為N3和N6,它們的比例不合理會加速氧化反應,帶來衰老、慢性病等問題。
專家指出,N6脂肪酸主要來自植物油,普遍攝入過多;而N3脂肪酸主要來自亞麻籽和深海魚,通常攝入不足。

因此,建議有意識地每週吃兩次深海魚類。午餐、晚餐選擇不同食用油,保證脂肪酸攝入均衡。
小貼士:
脂肪酸合理的飲食可以抗炎,從而達到預防慢性疾病的目的。
核桃是樹堅果裡唯一一個含N3脂肪酸相對比較豐富的,佔20%左右,榛子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兩者搭配能改善脂肪酸的攝入比例。每天可以吃3個核桃,8個榛子。

3、增加可溶性膳食纖維攝入

膳食纖維,可分為可溶性和不可溶性。我們常吃的粗糧、豆類、乾果中主要都是不可溶性的。
而可溶性膳食纖維能吸附裹挾腸道油脂,有利於降低膽固醇;還能吸附腸道內的水分,刺激大腸壁,改善便祕。
海帶、紫菜、魔芋、蘑菇、山藥、木耳等物質中均有較豐富的可溶性膳食纖維,可適當多吃。

4、注重微量元素的均衡攝入

微量元素雖然在人體內的含量不多,卻與健康息息相關,任何一種營養素的攝入不足,都可能不同程度地引起人體機能異常。
曾有報道指出,機體內含鐵、銅、鋅總量減少,均會減弱免疫機制,降低抗病能力。因此,日常要注意多方面的營養攝入,每天吃夠12種食物,更好地達到均衡飲食的效果。

健康一點靈: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