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有這樣一個觀點,就是人們吃什麼就會補什麼。比如腎虛腰疼的人,覺得吃腰子能補腎,比如有心臟病的人,就覺得自己多吃點動物的心臟就會好,再比如有胃腸道疾病的人,覺得自己多吃點豬肚就會好,這種觀點不能一概否認,也不能全盤接受。
這種吃什麼補什麼的思想,其實是古代中國逐漸形成的以形補形的思想,是有著古老的智慧在裡面的,所以我們承認它,而不是否定它。
其實在中醫裡面,也會經常用到這種吃什麼補什麼點思想,比如一個人腸胃不好,消化系統出了問題,這個時候可以吃一點雞內金,多說可以說是立竿見影,因為在動物之中,雞的消化功能極為強大,所以使用雞內金就是取其形的作用。
再來說說另一個醫學上的例子,那就是用豬肚去補脾胃,脾胃本身虛弱的人,可以選擇用豬肚煲湯,這個其實是一種藥膳,豬肚本身也有健胃消食的作用,因為豬肚也是豬消化的臟器,我們用豬肚補人的脾胃,也是利用了吃什麼補什麼的理論。
通過上面的例子我們能夠看出來,吃什麼補什麼確實是有這種案例的,但是這裡面也有很多的弊端。
因為吃什麼補什麼,這其實是針對五臟的理論,但是長時間吃大量的臟器,就會使體內的嘌呤過多,所以也有很多的健康問題,慢慢這種就可以演化成高尿酸血癥和終身性疾病——痛風,這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不管做什麼事情,還是要有個度,不能因為那種食物好,就吃很多,這個容易引起飲食的偏頗,反而對身體更加不利。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適當為好,最好是做成藥膳的形式,這樣既可以減少內臟的使用量,也可以取其功用,比如在用豬肚湯的時候,可以選擇在裡面加上健胃消食的山楂,或者加上對脾胃有好處的山藥,蓮子芡實,這些配合著豬肚,就能增強其補脾胃的功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健康一點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