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CA今天來跟你說說 健康零食:營養師媽媽都是這樣選!
(source: toutiao)
下個月初,又要帶著椒椒出門旅行了,這一次路途有些遠。我在列出門清單的時候,單獨開闢了一欄“零食”,作為代替在家時的加餐,同時考慮旅途中萬一出現無法按時就餐時,可以適當墊墊肚子。恰好,暑期出行的朋友特別多,也常有人問市售的那些零食適不適合孩子吃,那今天就來說說零食怎麼選?有那些推薦的產品吧。
椒媽的零食觀
零食能不能給寶寶吃?答案是肯定的。但要注意的是,我們所選擇的零食應該是健康的。AAP也在其官網上也表達了這一觀點。從營養學角度來說,零食是把雙刃劍。它有可能導致孩子體重增加、營養不良,甚至影響正餐胃口;但另一方面,合理、適度地吃些零食,又是有助於實現平衡膳食的目標的。
(source: toutiao)
AAP關於零食選購的觀點
選購零食的依據
既然零食寶寶可以吃,那麼選擇健康、合適的產品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但是,嬰幼兒的零食選擇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不是僅僅掛上“兒童”、“嬰幼兒”字樣就是適合的。
我們國家目前明確規定的嬰幼兒食品監管法規包括《GB10765-2010 嬰兒配方食品》、《GB10767-2010 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GB 10769-2010 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和《GB 10770-2010 嬰幼兒罐裝輔助食品》。說白了,也就是說,除了嬰幼兒的配方奶粉、米粉、泥類輔食外,其他的兒童食品並沒有明確的行業標準。於是,很多商家雖然打著賣兒童食品的旗號,其產品其實與成人產品並無太大差異。有的甚至為了迎合孩子的喜好,反而額外添加了更多的糖、色素、香精等。但這些產品,無一例外,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貴!
花了更多的錢,卻買到了可能更糟糕的產品,聽著就覺得太糟心了。那麼,有的父母會傲嬌地說,我都選擇國際大牌。但事實卻並沒有那麼簡單,有不少專注嬰幼兒食品的大牌企業,他們的產品雖說可能絕大多數優於小品牌,但也並非全部適合,最好的辦法還是要學會去看產品的配料表、食品成分表,而不要被包裝袋上“全營養”、“低糖”、“低鈉”“不含防腐劑”等噱頭矇蔽了雙眼。
(source: toutiao)
除了那些顯而易見的防腐劑、香精、色素成分外,提醒大家關注脂類、鹽以及糖的含量。
脂類雖是我們必不可少的營養素之一,但反式脂肪和飽和脂肪的含量需要引起注意。反式脂肪不僅不利於身體健康,反而有損健康,所以含有此成分的產品果斷放棄吧。而飽和脂肪雖要略優於反式脂肪,但也應儘量少的攝入,美國心臟協會(AHA)的建議是,飽和脂肪的攝入量應少於每日熱量的7%。
鹽的攝入,現在已經被很多家長重視,我們之前也詳細寫過文章分析(我們應該如何給孩子吃鹽?)。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可能有些產品看似鈉含量很低,但要注意其單位是“每100g”還是“每2g”。
最後,要說的是糖,因為很多事物中本身已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天然糖類,在產品加工中再額外新增糖的成分其含量極易超標。糖的過量攝入不僅僅是容易產生齲齒,還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肥胖等疾病的風險。AHA的一份新科學報告宣告中建議,2歲至18歲的青少年兒童每天攝入的糖不應該超過25克,所以儘量選擇“無糖新增”的食品吧。一些值得推薦的產品
根據寶寶日常食用的零食種類,推薦的都是可以購買的成品零食。至於自制零食,可以關注每週六的椒媽輔食欄目。以下產品,與本人無利益關係。
餅乾類餅乾類的主要原材料是米、面,不同的廠家和產品,可能會新增不一樣的果蔬汁、營養強化劑。我們常說的磨牙餅乾、泡芙條、大米餅之類的,都歸屬於其中。在外出不便就餐,或是寶寶不愛主食的一些特殊時期,我們可以考慮由此來代替一部分營養的攝入。
在這裡需要額外多說一句的,是關於膨化食品。很多時候我們的觀念裡,會把膨化食品和垃圾食品劃等號。不過,實際上,膨化只是一種加工的方式,即對含水較少的谷薯類、豆類等原料經過加壓、加熱處理,使原料本身體積膨脹,內部組織結構多孔蓬鬆,口感上香脆。至於膨化食品是否健康,還得參考產品中鹽、糖、油脂等其他成分來綜合考慮哦。
零食終究只是零食,不能取代一日三餐。而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也不是讓大家去買買買,而是希望在有需要的時候,能夠幫助你選擇更合適的產品。在選購嬰幼兒食品的時候,爸爸媽媽們一定要保持冷靜的頭腦、理性消費,時刻謹記“高價不等於質優”,請一定仔細閱讀“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中的內容,切忌盲目迷信“兒童”、“嬰幼兒”等宣傳廣告。
選購嬰幼兒食品時,大家考慮最多的是食品的安全性。但別忘了,最安全的食品往往來自天然食材和自家的廚房。有空的時候,不妨自己給孩子做一些,大寶寶還可以一起參與,這樣的樂趣恐怕也是購買零食所無法比擬的。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CA小編在健康一點靈分享的健康飲食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健康一點靈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拒絕黑心,為健康把關並分享這篇「健康零食:營養師媽媽都是這樣選!」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