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摟哈摟各位讀者~~我是健康一點靈小編Ant!今天要來說說關於「俗話說十病九寒,學會這四招輕鬆驅寒過暖冬!」,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興趣呢!一起來看看是怎麼樣的事吧!
俗話說“十病九寒”,中醫上也有“百病寒為先”之說,意思是大多數疾病都是由寒邪引起的。寒邪凝結、停滯的特性會導致氣血執行不暢,嚴重的甚至會凝結不通而出現疼痛的症狀,可見寒邪對身體健康影響之大! 入冬後,不少人的“凍手凍腳”模式就開啟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中醫理論中介紹道:體外空氣的潮溼寒冷易導致人體脾虛並且出現溼寒之證,表現為舌苔發白手、腳長年冰冷等症狀。一般來說,如果你經常手腳冰涼、易腹瀉、夜尿多、腿腳易水腫、易腰疼,那就說明體內有寒氣了。冷到手足無措?那就試試下面這4個祛寒方法吧。
01 食療驅寒 紅糖薑茶
生薑的祛寒效果是數一數二的,中醫認為,姜能升發脾胃之氣,善於清除經絡陰濁之氣,而乾薑則擅長溫化脾胃、去寒溼。
傳統中醫認為紅糖性味甘甜、溫潤、無毒,入肝、脾。有潤心肺,和中助脾,緩肝氣,解酒毒,補血,破瘀的功效。
用乾薑、紅糖各三克,開水泡十分鐘,一週喝上兩三次。但要記住“上床蘿蔔下床姜”,儘量上午喝。
羊肉燉蘿蔔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羊肉能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身,益腎氣,養膽明目,治虛勞寒冷,五勞七傷”。在冬天可以搭配胡蘿蔔一起食用,但要注意羊肉不宜與南瓜、乳酪、醋、竹筍、半夏、紅豆一起烹調,易發生食物相剋的情況。羊肉性溫,能增加人體熱量,驅趕寒氣,抵禦嚴寒,還可以修復胃黏膜,幫助調理脾胃。蘿蔔能消食化痰,能夠幫助肺病患者化痰疾,還可以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02 推揉腹部
小腹是最容易積聚寒氣的身體部位。想要祛寒,可以從小腹入手,保持小腹溫暖,寒氣自然會消除。雙手以肚臍為中心,先逆時針方向揉36圈,後順時針方向揉36圈。早中晚各一次,注意飯後2小時內別做。
03 花椒水泡腳
俗話說:“養樹需護根,養人需護腳。”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而“熱水泡腳,勝過吃補藥”,則是養生學中的一句名言。如果在泡腳的水裡再加上一些花椒,那它的效果就更加妙不可言。
花椒既是一種最常用的調味料,也是一味中藥,它可以起到溫中止痛、去溼散寒等作用。紅花泡腳有異曲同工之效,都能活血通絡,使整個肌體血脈暢通。泡腳對人體的好處很多,可緩解疲勞、幫助睡眠、提高免疫力等,花椒泡腳可驅寒氣、助陽氣、防疾病、延壽命。花椒在藥裡屬於祛寒類藥物,它能祛除裡寒,扶助陽氣,利氣行水。小孩愛咳嗽、中老年人血壓高,堅持泡腳都有一定的好處。
04
艾灸三穴位
艾草有行氣活血、溫通經絡、祛溼散寒的功效,適當的艾灸對於祛寒有非常明顯的效果。
如果想要祛除體寒,可以適當灸療足三裡、神闕穴、命門穴等穴位。取穴後手持灸條在距離穴位面板2釐米左右處環旋薰灸,溫熱為度,每天灸10~15分鐘,就會有不錯的效果。
足三裡
足三裡位於小腿前外側,在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按壓有明顯的酸脹感。艾灸或是經常按摩此穴位,可以調節經絡,使手指和腳趾的血液迴圈得到改善,進而使手腳暖和起來。
神闕穴
神闕穴位於肚臍窩正中,為元神出入之所,被稱為人體的“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艾灸神闕穴,可以溫煦腎陽、暖腰膝。
命門穴
命門穴位於第二腰椎與第三腰椎棘突之間。坐直腰,以兩手中指按住臍心,左右平行移向背後,兩指會合之處便是命門穴的位置。艾灸命門穴可以改善女性手腳冰涼、老年人關節怕冷等症狀。
天越冷,體內有寒氣的人就越難熬,這4款祛寒保暖方快收好,祛走寒氣,再也不怕寒冷的冬天啦!
不明智、不健康、不正直地生活是不可能活得愉快的;同樣,活得不愉快也就不可能活得明智、健康和正直。 看完之後,大家心裡是不是有些想法呢?歡迎大家把自己的想法留在下分享文章喔!那麼我們下次見!我是Ant小編!請追蹤健康一點靈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