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捷徑就是生活,越接地氣越接近中醫。家里燈不亮可能是燈泡壞了,短路了,停電了等各種情況。中醫就好比燈不亮找原因,中藥處方也是一樣道理。
中醫調理便秘
便秘在日常中很常見,但也隻是一種症。中醫,就是對證治療,簡單有效。便秘,常可以從四個方面來分型。
1.熱邪壅結
此病成因往往與忙碌、著急、上火等有關。病人除了便秘,還會有一些熱症表現,如身熱、口渴、煩躁、舌紅苔黃等。
治療方法:海鬆子(紅鬆的種子)30克(去皮),桃仁20克(去皮去尖),鬱李仁10克(去皮)。
做法:把它們放在一起搗爛,加水煮上10分鍾,然後過濾後取汁,再加用30克粳米煮粥,空腹食用。
在這個方子里,海鬆子養陰滑腸,桃仁通便助消化,鬱李仁潤燥利水下氣,如此潤、通、下三管齊下,共奏清熱通便之效。
2.食滯氣阻
食滯氣阻,是指食物積滯在腸道導致氣阻腸道,不能排便。病人大多表現為腹部脹滿,噫氣,泛酸,嘴里還會有腐臭之氣,此時注意觀看,若病人舌紅苔膩。
治療方法:生大黃9克,枳實9克,白術10克。
做法:用水煎10分鍾就可以了,切記不要煎太久。早晚喝一小碗。
3.陰虛血少
有一類人身體比較差,經常感覺到心慌、失眠、多夢,這是陰虛血少、虛火上炎之故。中醫講,血為氣之母,血少的時候人容易氣虛,胃腸就沒有足夠的動力推動食物下行,也容易出現便秘。
治療方法:火麻仁15克(打碎),玄參15克,生地黃20克,麥冬10克,黃芪15克,當歸15克,瓜蔞10克。
做法:用水煎服,可以起到補血、滋陰、行氣、通便的作用。
4.陽虛寒凝
中醫講“虛則寒,寒則凝”,當脾腎陽虛的時候,就像太陽沒有出來,不能溫暖大地,導致大地霜凍、河流結冰一般。人體也是這個道理。有些便秘是脾腎陽虛型的,由於脾腎陽虛,這類人大多面色蒼白無光,唇淡,吃得少,精氣神兒差,舌淡苔白。
治療方法:肉蓯蓉15克,粳米100克。
做法:肉蓯蓉用紗布包好,加入粳米放在水中煎煮,粥好以後,每天食用即可。
肉蓯蓉可以溫腎補陽,潤腸通便,對於治療陽虛便秘、四肢不溫、腰膝冷痛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除了服用中藥,點按穴位,也可以緩解便秘。
按揉穴位通便效果好
有一個穴位,通便效果特別好,把它起名為通便穴。這個穴位很好找,在肚臍旁開3寸(此處之“寸”為“同身寸”,即以自身為準,除拇指外,四指並列,橫穿中指中節橫紋的線段長度即3寸)的地方,左右各一個。
便秘如果比較輕,在通便穴各揉3分鍾,就能讓大便順利排出;如果便秘稍重一些,就可以按照上面的分型,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
艾灸治療便秘
另外,使用艾灸來治療便秘,取穴不多,簡單易行,很快就可以緩解症狀,綠色療法對身體沒有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