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對人的身體健康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但讓人擔優的是,目前現代人因為年齡增加、不良飲食和環境汙染等因素的影響,體內缺酶的現象普遍存在,很多痛風患者誘發痛風也與酶的缺失有很大關係。

結晶生成與消融,都依靠——酶 高尿酸血癥患者中有6%—12%的比例會發展成痛風,最明顯的分水嶺就是看有沒有尿酸鹽結晶生成。其實痛風患者之所以形成結晶,主要因素就是體內缺少抗結晶的活性酶。

這與喝酒情況類似,體內脫氫酶活躍,就能多喝酒;反過來,很容易酒精過敏。醫學界曾經研究珍珠形成機制:珍珠貝體內產生一系列碳酸酐酶、幾丁質酶和磷酸化酶,這些酶指導、誘導貝將碳酸鈣形成文石或方解石結晶,最後形成珍珠。這些珍珠是靠酶作用堆積的,這與痛風石的形成相類似。反過來,尿酸結晶也可以在一系列酶的誘導下分解。

主動溶解與被動溶解 溶解結晶分為兩種,分為主動與被動兩種。被動溶解好比是“有槍無彈”,臨床操作難度大,難以直接和病灶接觸。正常情況下通過大量服用降酸藥物把血尿酸降到320mmol/L以下,那些新生成的結晶會自動崩解,但是因為毒副作用的緣故,很多患者血尿酸還沒等降下來,就已經產生明顯的肝腎損傷了。再者,即便血尿酸降下來了,藥物一停尿酸值馬上又會反彈上去,甚至變得更高。

酶訊號通路廣泛,不像西藥作用單一。《痛風中醫特色療法》一書中提到,痛風患者服用“東北雌性紅蘿蔔”之後,患者體內會形成一系列活性酶,這些酶具有溶解結晶與調節尿酸代謝的作用,能夠直達病灶與尿酸鹽接觸,痛風患者全身各處的尿酸鹽都可以被溶解,這屬於主動溶解的範疇,並且安全、沒有副作用。與手術的創傷和藥物的毒副作用相比,食療是治痛風的最佳方式,不妨一試。

溫馨提示:酶的缺乏不是偶然的,作家長的要注意,不要讓小孩喝太多飲料或吃太多肉類。現在有些年輕男性痛風患者,他們往往小的時候就是小胖墩兒,從小就吃了太多的肉類,又經常喝飲料。這種飲食習慣會一直讓他體內抗結晶的活性酶長期處於缺失狀態,所以這樣的人容易誘發痛風。很多20多歲就得痛風的小男孩,往往在十幾歲就開始有這種不良的飲食習慣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健康一點靈: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