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讀者安安阿~~我是健康一點靈小編Ant!今天要來說說關於「你家廚房裡居然藏著好用的止痛片,補腎藥還有長壽秘方,還不趕快回家試試!」,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興趣呢!一起來看看吧!
中醫常說「葯食同源」,指的是許多藥物和食物之間並無明顯邊界。
很多食物都可以入葯,我們的廚房裡也有很多中藥食材,利用好它們可以幫我們愈疾防病,發揮大作用,一起來看看吧。
肉桂:散寒止痛
肉桂,《神農本草經》就有這味葯食材的記載,它是平常家庭中燉肉、炒菜必不可少的調味品,有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溫通經絡的作用。
推薦葯膳:肉桂羊肉湯。具體做法是將6克桂皮放在1斤左右的燉肉中,燉熟之後,無論吃肉還是喝湯,都可以起到溫中健胃、暖腰膝、治腹冷、氣脹的作用。
八角:抗流感
八角也是家庭裡面比較常見的一種調味品,中醫認為,八角用得好,可以預防流感。葯膳裡面加點八角能增強免疫力及抗流感。
推薦葯膳:黃芪八角魚片。魚肉片500克,黃芪15克,八角5克,青椒絲少許。
黃芪、八角略洗煎汁備用;魚片去腥味處理後加黃芪八角汁少許略腌;下鍋炒一下放入少許青椒絲略翻即可。
薏仁:健脾止瀉
薏仁也是記載在《神農本草經》里,中醫認為,薏仁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胃、肺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清熱解毒之功,對平衡血壓和血脂也有好處。
推薦葯膳:薏米蓮子百合粥。薏米50克,蓮子(去心)30克,百合20克,先煮爛,再與粳米50克同煮粥,用適量紅糖(或蜂蜜)調味食用。有健脾祛濕、潤肺止瀉、健膚美容作用,適用於大便溏爛,下肢濕疹,面部座瘡等症。
芡實:補腎延年
芡實,又名雞頭米,也被記載在《神農本草經》里,古葯書中說它能固腎澀精,補脾止瀉,止帶,是「嬰兒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糧菜佳品。它具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特點。
推薦葯膳:芡實馬齒莧瘦肉湯。芡實100克,馬齒莧50克,瘦豬肉150克。將三味洗凈,一同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調味食用。此肉湯有清熱解毒、祛濕止帶的作用。
羅漢果:潤肺止咳
羅漢果被人們譽為「神仙果」,它有潤肺止咳、生津止渴的功效,非常適用於燥熱引發的咽喉痛疼、上火咳嗽、及腸燥便秘等不適。
它有甜味,卻不產生熱量,而且可以幫助凈化血脂,潤腸通便。
推薦藥茶:羅漢果茶。羅漢果50克,250克清水,一起煮熟之後隔渣,然後放入適量的蜂蜜在水中,充分調勻之後即可作為消暑飲料飲用。
羅漢果茶有清肺止咳、潤腸通便之功效,可保嗓子,還可治療風熱襲肺引起的聲音嘶啞、咳嗽不爽、咽痛等症。
山藥:開胃助消化
山藥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葯食兩用之品。臨床上常常用山藥治療脾胃虛弱、食少體倦、泄瀉等病症。
推薦葯膳:美齡粥。山藥100克、豆漿1000毫升、香米250克,用砂鍋熬制香米粥,沸騰後放入豆漿山藥,慢慢熬制,小火收汁,以免糊底。
能調理脾胃,緩解腹脹,傳說宋美齡曾不思下飯,廚師準備了一份山藥豆漿做的粥,讓其開胃吃飯。後美其名曰「美齡粥」。
柚子皮:泡茶飲可止咳
柚子皮具有一股清香,將其放入冰箱,可除異味;對於咳嗽不愈,支氣管炎者,可將柚子皮切碎,每次取5克左右,泡茶飲用,止咳效果甚佳。
對於身體出現風疹的人群,可用鮮柚皮搗爛,敷患處,能止癢消腫。
其他皮類,比如生薑皮和冬瓜皮也可以利用起來。生薑皮為生薑根莖切下的外皮,性味辛、涼,可和脾行水,用生薑皮5~10克,煎水服用,可治療水腫。冬瓜皮能利水消腫,可將冬瓜皮與赤豆、茯苓一同煎服,利水消腫效果較好。冬瓜子也可以食用,可清肺化痰、排膿,對於肺熱咳嗽者,可用冬瓜子煎湯服用。
橘核:研成粉沖著喝可止痛
橘子渾身是寶。橘皮有理氣、調中、燥濕、化痰之功;橘核性味苦,有理氣止痛的作用,橘絡纖維素含量很高,可促進腸蠕動,有防腸癌的作用。
橘絡還含有較多的蘆丁,對改善中老年人血管彈性、防止內臟毛細血管出血有很好的作用。橘絡看似難吃,其實很嫩,味道甘甜而清香,故不宜拋棄。
對於肝氣不舒,情緒不暢,及[乳.房]結塊者,可用橘核羹:橘核10克,絲瓜絡50克,雞蛋1個。橘核研成粉,絲瓜絡煮水,在絲瓜絡水中加入橘核粉再煮,加入打勻的雞蛋,加入稍許鹽即可。也可將橘葉和橘絡適量,煮沸代茶飲,用於前列腺炎下部脹痛者。
白蘿蔔葉:熟食可止瀉助消化
民間俗語「蘿蔔纓子是個寶,止瀉止痢效果好」。蘿蔔葉味道有點辛辣,帶點淡淡的苦味,有助於消化,在食用時,可以將蘿蔔葉煮熟,切碎,用油稍煸炒一下,加適量的糖、醋和鹽拌勻食用,對於腹瀉、胃腸道不適的人群,不妨一試。
也可將蘿蔔葉煮水飲用,飲用時加點糖,可改善口味,常喝可預防動脈硬化。
白蘿蔔皮也不能丟,其中的芥辣素可消炎、殺菌。中醫學認為,白蘿蔔皮可順氣、化痰、止咳,解毒生津,可治療風熱感冒,腹脹,消化不良及消水腫。
預防感冒,可將白蘿蔔皮煮食;對於咽喉炎、扁桃體炎者,可將白蘿蔔皮搗汁與薑汁同服。出現水腫者,可用白蘿蔔皮切碎煮粥食用。
專家提醒,任何葯食同源的,都有其性味特點,中醫常習慣地將用藥比喻為用兵,拿捏需要嚴謹。
所以建議在食用時,不要過量,通過諮詢專業醫師辨證來用,以起到養生保健的功效。治未病和治病之間也有所區別,如果生病了,還是建議去醫院看病,而不能僅僅局限於食療養生。
不明智、不健康、不正直地生活是不可能活得愉快的;同樣,活得不愉快也就不可能活得明智、健康和正直。 看完之後,大家心裡是不是有些想法呢?歡迎大家把自己的想法留在下分享文章喔!那麼我們下次見!我是Ant小編!請追蹤健康新視界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