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會得癌症?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複雜,它與遺傳、環境、生活習慣和接觸致癌物質等有關。但有一個因素常被大家忽視,那就是慢性感染。
某種意義上講,有些癌症可能是“傳染”來的。這個說法聽起來有點可怕,卻有一定道理。熊小知(微信內搜尋“生命時報”關注,每週日準時更新)馬上為你細說這種可能“傳染”的癌症誘因。
會傳染的癌症誘因
一項對中國人群環境和行為危險因素歸因的調查發現:慢性感染是導致中國患者癌症發病和死亡的首要原因,佔29.4%。
它甚至超過了主動和被動吸菸(佔22.61%)這一大家熟知的致癌因素。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流行病學研究室教授喬友林帶領的團隊進行了這一研究,發現慢性感染導致癌症死亡的比例,男性和女性分別佔到32%和25%。
引起這些慢性感染的元凶,你很可能聽說過,甚至接觸過。下面這些就是在我國常見的感染致癌因子,請一定認準並注意預防。
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全球癌症報告2014》顯示,中國肝癌的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數均居世界首位。
在我國,85%~90%的肝癌都與乙肝有關。乙肝病毒是目前已知的可導致肝癌的病毒之一,它會反覆對肝細胞進行破壞,從而增加肝細胞對致癌因素的敏感性,同時還會促進細胞癌變。此外,丙肝病毒感染也可能增大患癌風險,應注意預防。
乙肝病毒主要通過母嬰、血液和性接觸三種途徑傳播,只要控製好這三個環節的交叉傳染,就幾乎切斷了乙肝病毒的出路。
疫苗是預防乙肝病毒的強大武器,建議健康人群儘早遵醫囑接種乙肝疫苗,定期檢查,一旦乙肝表面抗體轉為陰性,應及時補種疫苗。
當然,並不是說感染乙肝病毒一定會得癌,它只是其中一個因素。共同進餐、握手等日常接觸通常不會傳播乙肝病毒,千萬別因為這個原因歧視感染者。
你或許對這種病菌的名字不太熟悉,但它常引起的慢性胃炎、胃潰瘍、胃癌,你一定不陌生。
目前,全球有一半以上人口感染幽門螺桿菌,它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明確列為引起胃癌的頭號因子,在我國的感染率也很高。曾有調查顯示,幽門螺桿菌在北京的感染率為57%,上海為59%,廣東省為42%。
吃飯用筷子且不分餐的飲食方式,是導致其傳播的重要原因。幽門螺桿菌引起的胃炎和胃潰瘍如果一直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能發展為胃癌。這與個人的飲食因素、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精神因素、免疫因素都有關係。
分餐、用公筷,預防病從口入。建議吃飯儘量用公筷,如果家庭成員中有人感染幽門螺桿菌,一定要分餐,餐具要定期煮沸消毒20分鐘。飯前便後必須洗手,避免幽門螺桿菌傳播。情侶間親熱前,要充分清潔口腔。夏季更要注意少喝生水、少吃生食。
50歲以上每兩年查一次。到醫院體檢時,可通過胃鏡和碳13尿素呼氣實驗兩種方式有效檢測幽門螺桿菌,後者更加便捷。一旦確診,要及時遵醫囑治療。
幽門螺桿菌感染有家庭集聚性,如果父親或母親有胃癌家族史,即使治好了,家人也有被感染的危險。所以,如果家裡的某人需要治療,整個家庭的其他成員可能也需要同時治療。
這種病毒名字有“乳頭”二字,雖然和乳腺關係沒那麼直接,卻和另一種婦科常見癌症——宮頸癌關係密切。
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的禍根,已被證實是人乳頭瘤病毒感染,通過性接觸傳播。雖然感染HPV不代表一定會得宮頸癌,但如果HPV持續感染1~2年以上,無論什麼年齡,都意味著後續發生宮頸癌的風險明顯增高。
HPV疫苗是預防宮頸癌的有效方式。通常認為,最適合的接種人群為未感染HPV的16~26歲女性,即提倡還沒有性生活的年輕女性注射疫苗。如果已經感染了HPV再接種,效果相對有限。
定期篩查。性生活3年以上,就建議進行宮頸癌篩查。30歲以上的女性,務必要定期篩查宮頸問題。
研究發現,超過95%的鼻咽癌患者與EB病毒(人類皰疹病毒4型)有關。接吻、共餐等都可能給EB病毒可乘之機,尤其在口腔黏膜破損時,感染EB病毒的機會有所增加。
感染了EB病毒並不代表一定會發展成鼻咽癌,大約3%~10%的EB病毒抗體陽性患者會轉化為鼻咽癌患者。但預防EB病毒感染,是降低鼻咽癌風險的有效方法。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漱口,飲食講究衛生等,都有助預防該病毒。吸菸等因素可能啟用潛伏在人體內的EB病毒,建議戒菸並遠離二手菸。
高危人群定期體檢篩查。高危人群包括:鼻咽癌高發區30~59歲的居民;經常接觸油煙、長期吸菸、有慢性鼻咽疾病史的人群;家族中曾有鼻咽癌患者。
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世界的鼻咽癌病例約80%在中國,而中國的鼻咽癌病例約80%在華南五省(廣東、廣西、湖南、福建、江西),其中廣東、廣西位居前兩位。這些地區的居民尤其應重視篩查。
發現異常及時就診。如果出現鼻塞、鼻出血、聽覺減退、耳鳴、頭疼等鼻咽癌早期訊號,應及時去醫院諮詢醫生,通過相關檢查明確病因。
牢記兩個防癌重點
除了預防這些“傳染”來的癌症因素,一些防癌重點也必須時刻牢記。
吸二手菸照樣高危
40歲以上的長期吸菸者(吸菸年數乘以每日吸菸支數的值在400以上)、吸二手菸超過20年的人群,都是肺癌的高發人群,應定期體檢。
出現長期且不尋常的咳嗽、頻繁的刺激性咳嗽、痰裡有血絲、不經意地發現一個部位的疼痛等,要及時就醫。
很多胃腸癌是壓力病
許多胃腸道腫瘤正是由慢性炎症、潰瘍、息肉等病變發展而來。精神壓力大、飲食不規律、長期熬夜等,不僅加劇了消化系統功能的紊亂,而且使交感神經興奮,“抑製”住疾病的早期症狀。
有慢性消化道疾病,連軸轉的“應酬一族”,精神長期緊張者,有胃腸癌家族史,或長期腹痛、大便潛血陽性以及年齡大於40歲的消瘦人群等,最好每2~3年做一次例行內鏡檢查。即使沒有明顯不適,或不適症狀自然緩解、消失了一段時間,也不要輕易忽視體檢。
尤其是天天熬夜的人,早點睡對你們來說,可能是最便宜的防癌方法。最後,熊小知希望大家都能通過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有效的預防方式,遠離癌症和各種慢性疾病,尤其注意別被“傳染”來的癌症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