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台灣最厲害的孤高手術名醫!救回1600多條命 !還成為日本知名電影主角!

1984年前,還是個取下腦死病患內臟會被指為殺人兇手的時代。

彼時三十三歲的陳肇隆,是個菜鳥醫師,沒人脈沒後台,僅憑一顆傻膽,便踏上這個一失手就可能入獄的肝臟移植之路,

並在晚年拿下「換肝之父」美名,傳奇經歷被日本改編成電影《孤高的手術刀》,還邀來人氣男星堤真一主演。:

但看似風光,陳肇隆卻透露當年「曾想過從高樓跳下解脫。」幸而有執念撐持,才能在孤獨醫路上行至今日。「

早期換肝沒什麼裝備,常開到滿頭滿臉都是血。沒踩個凳子,腳就是泡在血海裡。」在台灣還無人聽聞肝臟移植四字的年代,年輕的陳肇隆卻因看見這領域潛力,隻身赴美找當時的換肝權威史達哲學技術。「他是天才,但脾氣很壞,所有英文裡最髒的字,你都能在他的手術房裡學到。」

為達到火爆嚴師的標準,陳肇隆每天結束二三十個小時的換肝手術後,會再把用剩的縫線帶回宿舍,「練滿兩百個縫線繩結我才睡。」:

但用意志力帶著所學回到長庚,他卻面臨一片荒蕪。「在醫院,三十三歲還是菜鳥,你喊得動誰,只有自己啊。」

儘管當時的院長張昭雄支持,整個外科卻質疑不斷,陳肇隆只得用休假做動物實驗,證明肝臟移植可行。「那時根本沒有醫生看過移植手術,麻醉師也沒看過啊,包括護理人員怎麼遞器械,完全沒有idea,只能自己一個個抓來訓練。
 

官方沒有腦死判定程序,我就去抄美國、抄歐洲,把它弄得比歐美還要更嚴格,讓大家沒話講。」1984年,終於募到第一例可用肝臟的他,決定開啟換肝第一炮。但遊走法律邊緣的嘗試,不只引來檢察官關切,還屢遭報紙以大幅社論修理。

「那年代報禁還沒解除,報紙只有兩張半,我常常就佔去第三版的半版。不是每次,但一兩次你就夠受了…。」用手比出往下跳的姿勢,身心壓力盡在不言中。所幸第一例就成功,為自己出了氣,也讓他從林口、基隆,一路攻至高雄長庚,完成一千六百多例,打下換肝江山。

前年九月,陳肇隆卸下當了十三年的高雄長庚院長頭銜,儘管仍過著每週看兩天診、開三天刀的日子,但少去複雜的行政周旋,看來放鬆不少。

「我現在假日農夫啊,沒事就在家裡院子種樹。媽媽過世我種一棵,有高興的事我也去種一棵。」挖點土,將不願說出的情緒深深埋入,猜是他自我療癒之方。回看獨自走過的巨塔長廊,不容失誤的一生應該活得辛苦。只是那甘苦,說再多,也就實際嘗過的自己才最知曉。
 

隻身開始,陳肇隆花了三十多年走到今日地位。

談完往事,陳肇隆不忘回歸醫師專業為我們解說肝硬化成因。

實際跟著陳肇隆進手術房,親睹他熟練的刀下功夫。


 

大學時陳肇隆曾參與山地醫療,奠定落實醫術救人的心。(陳肇隆提供)

陳肇隆的故事曾被改編為日本電影《孤高的手術刀》,由堤真一主演。(安可電影提供)

陳肇隆與首5例活體肝移植小病人開心合影。(陳肇隆提供)

 

【本文經蘋果日報授權,未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