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為了喝水而喝水,讓我教你科學飲水!

水是人類生命之源,人體一切的生命活動都離不開水。但是,很多人對喝水的理解僅僅限於解渴。其實喝水也是一門學問,正確地喝水對保持身體健康有著事關重要的作用。

1、水不是喝越多越好

“水喝的越多越好”許多人都這樣認為,其實,每天喝太多水,反而有害無益。因為,人的身體是一個平衡的系統,腎臟每小時只能排出800—1000毫升水量。1小時內喝水超過1000毫升,會導致低鈉血癥。而且,水喝太多,有電解質不平衡(鈉、鉀離子大量流失)、水溶性維生素(如B群及C)容易流失等問題。營養專家指出,喝水應當和攝取熱量一樣,“需要多少,就補充多少”

2、那麼我們每天要喝多少水?

一般情況下,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每日所需水分在2000—2300毫升之間,相當於普通水杯的7-8杯,但這些水分不一定都由喝水獲得,應該把食物裡的水分一併算進去。其實,我們每天吃的各種食物內含很多水分,例如,大部份蔬菜、水果90%以上是水,而像雞蛋、魚類中也有大約75%的水。

粗略估計,我們吃一餐飯,至少可以由食物或湯裡攝取到300~400毫升的水份。因此,扣除三餐中由食物攝取的1000~1200毫升水分,我們每天只要再喝 1000~1200毫升的水就可以了,平均上午2-3杯、下午2-3杯,就算做好基本功。
 

3、水喝多少也要因人而異

通常每個人需要喝多少水要根據活動量、環境,甚至天氣而有所改變。正常人喝太多水對健康不會有太大影響,只是可能造成排尿量增多,引起生活上的不便。但是對於某些特殊人群,喝水量的多少必須特別注意,比如浮腫病人、心臟功能衰竭病人、腎功能衰竭病人都不宜喝水過多,因為喝水太多會加重心臟和腎臟負擔,容易導致病情加劇,這些人該喝多少水,應視病情聽取醫生的具體建議。

而對於中暑、膀胱炎、便祕和皮膚乾燥等疾病患者,多喝水則可對緩解病情起到一定效果。此外,人在感冒發燒時也應多喝水,因為體溫上升會使水分流失,多喝水能促使身體散熱,幫助病人恢復健康。而懷孕期的婦女和運動量比較大的人水分消耗得多,也應多喝水。

4、什麼時間喝水最利於健康

至於喝水時間,專家則建議我們,應在兩頓飯期間適量飲水,最好隔一個小時喝一杯。人們還可以根據自己尿液的顏色來判斷是否需要喝水,一般來說,人的尿液為淡黃色,如果顏色太淺,則可能是水喝得過多,如果顏色偏深,則表示需要多補充一些水了。

睡前少喝、睡後多喝也是正確飲水的原則,因為睡前喝太多的水,會造成眼皮浮腫,半夜也會老跑廁所,使睡眠質量不高。而經過一個晚上的睡眠,人體流失的水分約有450毫升,早上起來需要及時補充,因此早上起床後空腹喝杯水有益血液迴圈,也能促進大腦清醒,使這一天的思維清晰敏捷。

5、切忌感到口渴再喝水

切忌感到口渴再喝水,因為當我們感到口渴時,我們的身體已經處於一個輕微缺水的狀況了,所以,”防患於未然“,在感到口渴之前補充水分,這樣才能保障我們有一個好身體。

6、喝水不要大口吞嚥

很多人往往在口渴時才想起喝水,而且往往是大口吞嚥,這種做法也是不對的。喝水太快太急會無形中把很多空氣一起吞嚥下去,容易引起打嗝或是腹脹,因此最好先將水含在口中,再緩緩喝下,尤其是腸胃虛弱的人,喝水更應該一口一口慢慢喝。

健康一點靈:

健康國語台: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