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的人注意了,不想得糖尿病足,就要做好這七件事,讓你的腳好好的!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併發症,不光是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併發症,很多慢性併發症也是很致命的,最常見的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足等,都會致殘,很多糖尿病患者都因此吃到苦頭,糖尿病足就是一個,高血糖狀態使患者機體抵抗力降低,足部的損傷易被細菌感染,形成糖尿病足,造成潰爛、壞疽,嚴重者甚至需要截肢。如何才能避免糖尿病足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我曾目睹不少糖尿病患者因為患糖尿病足一再截肢,也目睹過一位朋友因糖尿病引起兩腿由粗變細,由細變黑,最後只剩下兩根骨頭,含淚離開人世的悲慘情景。我也患過糖尿病足。

我1975年被診斷糖尿病,1995年糖尿病足就找上“門”來了:
下肢開始出現皮膚乾燥、無汗、皮膚皸裂、手足麻木、像針紮一樣刺痛、燒灼痛、感覺失靈、弓形足、槌狀趾、骨質疏鬆、間歇性跛行、自發性皮膚水皰,繼而出現大腳趾、小腳趾紅腫發亮,腳趾甲變黑,趾頭變黑、潰爛等。

我意識到這是糖尿病足的表現,必須採取措施,認真對待。我的辦法是:

1.搞好基礎性防治

科學駕馭“五駕馬車”,控制好血糖、血壓、血脂,防治動脈硬化。

2.改善血液循環

我經常交替使用複方丹參片、川芎嗪、葛根素、肝素、脈絡寧、血塞通、降纖酶、凱時、阿司匹林腸溶片、穀維素等中西藥,疏通經絡血管,促進血液循環。

3.防治周圍神經病變

糖尿病足是在周圍神經病變和下肢血管病變的基礎上發生的,我經常選服神經生長因數、康絡素、維生素B12、維生素C、維生素E、卡馬西平、苯妥英鈉、利多卡因等藥物,以改善神經營養和傳導速度,清除自由基,緩解糖尿病神經病變引起的疼痛。

4.防治感染

我遇到病菌感染就選用克林黴素、青黴素類或頭孢菌素類及時治療。
對深部細織感染或較重感染用生理鹽水沖洗創面後,將胰島素或慶大黴素用無菌敷料包紮進行濕敷,隔日換藥一次。

足部紅腫或瘀血用溫水洗淨擦乾,敷上雲南白藥膏或雲南白藥創口貼,兩天換藥一次,至消腫祛瘀為止(一般3一5天痊癒)。
若足部創傷,用蜂膠或胰島素塗敷療效很好。
若足部燙傷,及時用狗油塗抹立即消腫止痛。
足部潰瘍用生肌膏(龜板、石膏、黃臘、生地黃等)敷患處,活血通絡,消腫止痛,排膿、去腐生肌。

5.鍛煉雙腳

我每天清早醒來後就在床上左右交換各甩腿36下,坐著按摩雙腿3-4分鐘,下床後習練《健身功》,其中第九節練腿5分鐘,第十節抖動全身抖400-600下。
平時堅持散步、跳繩、騎自行車等,鍛練雙腳,促進下肢血液循環。

6.搞好足部衛生

我每天早晚選用苦參、地膚子、蛇床子、藏紅花、食鹽、陳醋等泡腳,水溫38-40℃,每次泡腳15分鐘左右。
洗腳不用有刺激性的肥皂。
半月左右修剪1次腳趾甲。
每次泡腳時將腳板和腳趾之間的污垢清洗乾淨,防止細菌感染。

7.注意足部保養

我常穿寬鬆、柔軟、透氣性能好的鞋襪,不赤腳行走。
注意足部保暖,預防凍傷、皸裂、創傷。
足部皮膚瘙癢不用手指撓,用999皮炎平、鬱美淨或“癬王軟膏”塗擦。
及時處理雞眼、創傷等,一旦感染,聯合使用強效抗生素治療,將病菌消滅在萌芽狀態。

我釆取以上措施效果很好,儘管糖尿病足多次在我身上發生過,都被我戰勝了,沒有釀成大禍。
糖尿病足關鍵是早發現早治療,這些方法,供讀者朋友參考,希望能幫到您。

三個症狀,小心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其實是有早期表現的,一般有以下三個症狀:
1、皮膚瘙癢、乾燥、無汗。有色素沉著。
2、肢端感覺異常,包括刺痛、灼痛、感覺遲鈍或麻木,腳踩棉花感。

3、下肢的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手摸腳趾會感覺發涼。
糖尿病足的高發人群,是40歲以上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史10年以上者。如果已經有了以上早期症狀,一定要小心。

健康一點靈: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