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虎襲擊!不留意中暑竟會導致命危!

大家好,我是健康一點靈小編!今天要來說說關於「秋老虎襲擊!不留意中暑竟會導致命危!」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當高溼超過32℃,溼度超過70%時,就需要預防中暑了。小編今天就“趁熱”和你說說,怎樣預防中暑,安全度夏。

高溫天,室內也不太“安全”: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天氣太熱時,就應該窩在家裡。然而調查顯示,半數中暑發生在室內。

室內相對溼度高,如果空氣不流通,汗液難以蒸發,不利於身體散熱,老人的發汗機能退化,在室內更容易中暑。

空調為我們帶來涼爽,但長時間待在溫度低於26℃的房間,會降低人體對高溫的耐受程度,如果室內外溫差過大,出門時更容易中暑。

中暑最易盯上7類人:

水分補充不夠,不利於身體排汗散熱。需要提醒的是,喝冷飲並不能防止中暑,還會使體內溫度驟降,暑熱積聚在體內無法散發,使中暑的機率更高。

先天汗腺不發達,或使用了某些可能抑制排汗的藥物,會讓身體散熱功能失衡,更易中暑。

這類藥物包括利尿類的降壓藥,含“麻”的感冒藥,硫酸鎂、果導片等導瀉藥,以及胃復安等腸胃藥。

熬夜或睡眠不足7~8小時的人,通常心肺功能較差,會影響排汗功能,不利於散熱。

肥胖者皮下脂肪厚,不容易散熱,比瘦人更容易中暑。

運動會加速體內產生熱量,運動量越大,產熱越多,越容易中暑。此外,身體有大塊肌肉的人,運動時產熱的量比一般人多,是中暑高危人群。

壓力大、有強迫性格、事事求勝者,夏季容易發生“情緒中暑”,尤其當氣溫超過35℃、日照超過12小時、溼度高於80%時,生理中暑和“情緒中暑”的比例都會急劇上升。

治中暑,對症找“解藥”:

大熱天出現頭暈、嘔吐等症狀,就要當心是中暑。通過症狀,可判斷中暑的嚴重程度,從而採取救治措施。

先兆中暑

需要注意的是,體弱多病、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如果出現先兆中暑,在吃完藥、補充足夠的水分後,半小時症狀仍沒有緩解,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除了噁心、嘔吐等症狀,如果還出現體溫>38.5℃,心跳增快,就已經是輕度中暑了。此時再用休息、喝水的方法,沒那麼容易恢復,建議去醫院治療。

重度中暑時,整個身體機能都會出現問題,一般表現為高熱、說胡話、昏迷,甚至肝腎功能異常、電解質紊亂,還可能引起猝死,此時應立刻撥打120,同時幫助中暑者快速降溫。

如果中暑者沒有昏迷,可適當補充水分;如果出現嘔吐現象,要讓患者側臥,避免嘔吐物吸入,造成呼吸道阻塞或引起吸入性肺炎。

保持室內通風

不通風、室內溫度過低,容易導致“室內中暑”。因此,室內要注意通風降溫,並適當使用電風扇或扇子;空調溫度不要低於26℃,以免出門時難以適應。

喝水不可“牛飲”

天熱口渴會讓人不由得大口灌水喝,但這樣會使水分在體內短時間積累,不利於吸收,導致中暑。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

外出別長時間戴帽子

夏季戴帽子容易出汗,帽子下形成溼熱的小環境,令頭部溼度提高,引發中暑。建議不定時摘下帽子,及時擦乾汗水,給頭部通風散熱。

出汗時別立即沖涼

劇烈運動後或大汗淋漓時,不少人會立即洗個涼水澡,或者直接躲進空調溫度開得特別低的室內,這兩種方式都不可取。

正確做法是,先休息15~30分鐘,等體溫恢復、汗液乾透或微微出汗時再洗澡。

雨後黃昏彆著急出門

不要以為只有白天高溫才會中暑,即便涼爽的黃昏時分,如果溼度高,同樣存在中暑風險,尤其是剛下過一場雨後。此時,建議少在戶外活動。

最後想提醒大家,別為了省電費不捨得開電扇和空調,畢竟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小編在健康一點靈分享的健康生活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健康一點靈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拒絕黑心,為健康把關並分享這篇「秋老虎襲擊!不留意中暑竟會導致命危!」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