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常說的“富貴病”或者“文明病”,都是由於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所造成的代謝性疾病。人現在吃得太多、太好、太飽,攝入過多的營養物質來不及,也無法即刻消耗掉。這些吃進去的來不及消耗的營養物質在體內大量堆集,加之因消耗產生的過多廢物垃圾又來不及排洩掉,結果,不但致使人體臟器超負荷運作而損傷,而且還導致機體代謝發生嚴重的障礙和紊亂。
吃出來的健康問題在迅速增加,現代人與吃有關的健康問題有4類根源:
一、飲食失衡(不懂該吃什麼)。
二、垃圾食品(不懂不該吃什麼)。
三、營養不良(不懂身體需要什麼)。
四、濫用藥物(不懂藥物的長期危害)。
結果是亞健康和疾病比例直線上升。目前很多疾病都是吃出來的,例如: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腦血栓、癌症、脂肪肝、膽結石、腎結石、腸胃疾病、前列腺疾病、肥胖症、神經衰弱等。據專家統計,這些疾病的發病率,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裡,增長了8倍!
病從口入有了新的定義
古人有句話叫病從口入,指的主要是不講衛生,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從口中吃入體內,而引發疾病的現象。但是現在我們要給它新的定義,就是更多的非傳染性疾病,是因為不懂得平衡膳食和營養知識,而在日復一日的不恰當的飲食過程中“吃”出來。因此,如今對“病從口入”的理解已經不能僅僅侷限於食品的清潔衛生,而是必須包括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糾正錯誤的飲食觀念,提倡合理均衡的膳食。
常見的不合理飲食結構為食物中脂肪、膽固醇和鹽的含量過多,水果、蔬菜等富含鉀、鎂、鈣和植物纖維的食物攝入不足。比如:中國人用“吃糠咽菜的基因”來吃大魚大肉,結果把自己吃病了,現今很多人每天沒吃夠一斤蔬菜,大多數人水果的日常攝取量也遠低於每天200-350克的推薦標準,只有40.7克。此外,世界衛生組織等權威機構建議每人每日食鹽的攝入量應控制在6克以下,而我國的食鹽攝入量平均每人每天為9-12克,明顯高於建議需求量。
長壽健康很大一部分取決於吃
疾病預防和康復的基礎是改變錯誤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而不是在堅持錯誤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同時吃靈丹妙藥來解決的。
對於天然食物來說,沒有十全十美的食物,也沒有一無是處的食物。健康飲食必然是多樣化的食物組成的,只吃一兩種食物的飲食一定有害於健康。也就是說長壽並不只倚賴於一種或幾種食物,而是取決於你如何將這些食物搭配起來。在這裡,我舉幾個例子:
愛吃肉怎麼能長壽?
中國新疆和田維族人居住地區是中國廣西巴馬之外又一個被國際公認的長壽之鄉。維族人的日常飲食中,通常以牛羊肉,奶製品,高糖瓜果為主,如此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攝入,但當地卻很少有人患有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聯合國衛生組織科學考察後發現,因為新疆和田維族人在他們的主食-手抓飯裡,摻有鷹嘴豆,而正是鷹嘴豆起了平衡膳食的關鍵作用,讓新疆和田維族人遠離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病。
吃鹽多怎麼控制血壓?
眾所周知,吃鹽多是造成血壓上升的一個重要原因,除了減少吃鹽量外,也可以學法國人多喝礦泉水。礦泉水中含有大量的鎂和鈣,能幫助把過多的鹽分排出體外,從而降低血壓。非洲坦尚尼亞馬賽族人則把玉米和小麥連殼碾碎做成主食,其中含大量的食物纖維和鉀。研究顯示,鉀、鎂能起到中和鈉的作用,對抗由鈉引起的血壓升高和血管損傷。
合理的飲食結構是長壽健康的重要保證
合理的飲食結構要求做到四點:低鹽、低脂、高蛋白、高纖維素。
一、 低鹽。就是說飲食要清淡,減少食鹽的攝入量。
二、 低脂。儘量減少豬肉、動物內臟等飽和脂肪酸的比例。
三、 高蛋白。是指飲食結構中應增加牛奶、魚類、豆製品等優質蛋白的比例。
四、 高纖維。日常飲食中增加瓜果蔬菜等富含纖維素和維生素食品的比例,此外,還可增加五穀雜糧的攝入。
長壽健康最關鍵的,是要改變我們每天不是白米就是白麵,加上大量肉和油的飲食習慣,真正健康的食物是多樣化的,能讓我們有更多的選擇。既豐富了口感,也滿足了健康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