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健康一點靈小編!今天要來說說關於「一位長者的心靈,為人處事你可以這樣學會!」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一、如何做人
如何做人?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只能靠自己去感悟、去思考。我思考了好久,更感到要做一個醫生,一個好醫生,首先應做一個好人。什麼是好人,就是要誠實、正直,要謙虛、本分,要關心別人勝於關心自己,要成為一個胸襟開闊的人。
第一,要做誠實的人。
去年我遇到兩件事情,使我很不平靜。
一件是我院的一位碩士研究生,帶著一封倍加稱讚的推薦信去我的母校上海同濟大學同濟醫院就職。但他工作甚差,表現不好,一查詢那封推薦信是假的,是他自己寫的。當然,他也就此被辭退。
另一件是某院的一位醫生,在德國進修後寫了一篇論文,去年在我院院刊(英文版 )發表。由於投稿時附有兩封這兩位德國人的信,同意發表。今年,被這兩位德國作者發現,不同意他發表此論文,因為研究工作不是他一個人做的。我們再查詢,發現這兩封德國作者同意發表的信是假的,是他自己寫的,並代簽名的。現在德國作者堅持要他以英文、德文兩種文字在我院院刊(英文版 )公開道歉,並要求取消此論文。中國有句老話: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做了不誠實的事,遲早會出問題。
日前,我在 2004年 11月 15日人民日報讀到一篇短評: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在南航作學術報告時,有同學提了三個問題,丁肇中說“不知道”,所謂“三問三不知”,這讓在場的所有同學意外,但卻贏得全場熱烈的掌聲。
還有,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帕瓦羅蒂在一個大型演唱會進行到高潮之際,突然停頓下來。當時舉座譁然,帕瓦羅蒂卻坦誠地說自己忘記歌詞,請大家原諒,結果全場爆發出熱烈掌聲。
古語有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種坦然和誠實,是每個醫生或每個科學家應該具備的、不可或缺的品德。我一直認為,最老實、最誠實的人,是最聰明的人。
第二,要做謙虛的人。
有的人從國外回來或獲得博士學位,我相信他在某個專業的某個領域做了很多有成效的工作。但他在其他方面缺少知識,比如說臨床處理不同病情的病人方面,還需要多多請教別人。我已90歲,對計算機、奈米技術、細胞因子、基因等新技術、新理論都不太懂了,我總是請教我的研究生,我並沒有因此掉面子,相反,他們更加尊重我。做了一個外科醫生,或獲得了一個博士學位,不要以為高人一等了。想一想,一個司機、一個電工,如果他們有機遇學醫,也會成為一個很好的外科醫生。
第三,要尊重他人,尊敬老師。
第四,要做能容人的人。
要胸襟開闊,與人為善,特別是做了一個科室領導或上級醫生,更要注意做到這一點。
二、如何做事
這裡說的做事,就是應該如何做醫生,特別是做外科醫生。1939年,我在德國慕尼黑大學醫院開始了我的外科生涯。在我做外科工作一年以後,我的導師才允許我做第一個闌尾炎手術。記得我做第三個闌尾炎切除手術時,病人是一位中年婦女,手術後第五天這位女病人突然死去。儘管屍體解剖沒有發現手術方面有什麼問題,但我的導師盯住我的目光嚴肅而冷峻。他對我說:“她(死者)是四個孩子的媽媽!” 65年前的這一句話深深地印在我的記憶中,始終在教育我,並影響我 65年外科生涯中的作風和態度。
1947年,我遠渡重洋回國從醫,在上海工作時,一位女老師來就診。10年前她有過一次剖腹手術,從此常發生消化不良、便祕,還經常腹痛。我反覆檢查她的腹部,摸到一個成人拳頭大的包塊,決定為她做手術。開啟腹部後的所見使我大吃一驚,原來是一條手術用的布巾,縮成一團,被腸襻牢牢包裹著。這異物在腹腔留置竟達10年之久!這位女老師在恢復健康後親筆書寫了一張橫幅:“生枯起朽 ”,非常高興地送給我。這樣的事件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醫生在工作中只要有一點疏忽,就會造成病人多年的痛苦,甚至終身殘疾。我想,如果這位病人是主刀醫生的親人,手術完畢後他一定會非常仔細地反覆檢查腹腔,唯恐遺留異物。要知道,一個病人願意在全身麻醉失去知覺的狀態下,讓醫生在他 (她 )的肉體上動刀,這是對醫生寄予多麼大的信任呀!病人對醫生的高度信任,理應贏得醫生以親人的態度相待!醫生的態度,即使只是片言隻字,都會嚴重影響病人的情緒和生活。
記得 20年前,一位銀行女職員哭著來找我,說她患了不治之症——“甲狀腺癌”。這是某醫院門診一位外科醫生草率作出的診斷。當天,她全家四口人相抱大哭,通宵達旦。我仔細詢問她的病史,又檢查了她的頸部,認為她患的是一種病毒感染所致的亞急性甲狀腺炎。經過藥物治療,3周後甲狀腺腫消退了,症狀也消失了。病人全家自然慶幸不已。這件事說明:如果醫生不假思索地、輕率地下了一個錯誤診斷,會引起病人和他 (她 )全家人的悲痛。醫生的一言一語應該何等謹慎呀!
有一次,一位老婦人來門診就診,說她肚子不適好久了。我詢問了病史,再讓她躺下,又仔細按摸檢查她的腹部。檢查後她緊緊握住我的手,久久不放,說:“你真是一位好醫生。我去了六七家醫院,從來沒有一個醫生按摸檢查過我的肚子。你是第一個為我做檢查的醫生”。這幾句話給我的印象極深。我想,像這樣一項每一個醫生都應該做的簡單的常規檢查,竟會對病人產生這樣巨大的安慰。這說明我們很多醫生沒有去想:病人在想什麼?還有一次,一位兒科老醫生患了十二指腸潰瘍,來找我會診。我看到 X線片上十二指腸球部有一龕影,診斷已經很明確,就不再給他作腹部檢查。這位老醫生回去後說:“我很失望,裘醫生雖然說了治療意見,但沒有摸一下我的肚子“。這又使我想到,一個醫生有了病會有這種想法,那麼,一個普通病人有這種想法就更能理解了。
30年前的一個星期天,我到漢口中山大道一家很大的國營鐘錶店去修理手錶。我問一位值班的女同志:“這隻手錶搖起來有響聲,請看一看,好嗎?”她將它搖了一搖,立刻就還給我,說:“無法修理,沒有零件”。我小心地重複了一句:“請你開啟來看一看”,她很不耐煩地白了我一眼,說:“能走就行了,沒有零件”。這時,我偶然發現了這家店的另一角落裡,坐著老胡同志,他是我的病人,也是這家店的職工。我立刻走了過去,請他查一查這隻手錶搖起來響聲的原因。他開啟手錶背面的蓋子,發現一螺絲鬆脫了。他將螺絲旋到原位上,手錶就這樣修好了。我很高興,但又很生氣,用手指著說:“那位同志說無法修理,連看一看也不願意,我要去責問他”。老胡同志忽然大笑起來,說:“裘醫生,算了,算了 !還不是和你們醫生看病一樣嗎?”我聽了這句話,禁不住有點面紅耳赤,打個哈哈,道謝而別。幾十年來,我一直記住了這句話:“還不是和你們醫生看病一樣嗎?”這句話深深地啟發了我,使我的心情久久平靜不下來。
我從事外科工作已經 65年了,在這 65年中看到了、聽到了不少在醫療工作中發生的差錯,甚至事故。當然,醫護人員的工作十分辛苦,絕大多數是在很好地為病人服務。但也應該承認,少數醫護人員對病人態度生硬,沒有耐心,不願傾聽病人的訴說。在醫院門診部,看到不少病人不遠千里而來,他們抱著很大的希望,希望得到幫助,作出診斷,獲得治療。但是捱到就診時,有的醫生卻是三言兩語,不作任何解釋;有的甚至冷臉相待,訓斥病人。我們醫護工作者在給病人看病、治病的時候,在思想上應該形成這樣一個概念,這就是——假如坐在或躺在你面前的病人是你的親人的話,你當如何?
三、如何做學問
做學問,就是怎樣多為人民做出點貢獻來。
第一,要勤奮。
一個人在一生中要有些成就,需要三個條件:①智商;②機遇;③勤奮。我們一定要珍惜度過每一分鐘!記得五年前在湖北省宜昌市召開全國外科學術會議期間,我們進行了半天的義診。我檢查了一位甲狀腺腫的女病人,需要手術。這位女病人請求我把手術安排在週二、週三、週四。當時我很不理解,就問她為什麼。她說,星期日外科醫生通宵打麻將,星期一沒有精神,而星期五又要打麻將,又開始不專心了。我聽了大吃一驚,儘管這種現象是少數的,但有其普遍性。如何愛惜時間多讀點書,對自己、對病人都是有益的。
第二,要打好基礎,擴大知識面。
我一直提倡年輕醫生輪轉制度,不要馬上定專科;專科是需要的,但太專不好。也是在宜昌召開外科學術會議期間,聽說骨科中有的醫生專門搞脊椎,有的在脊柱外科中專門搞頸椎,甚至只管上面三個頸椎,這樣顯然不利於年輕醫生的成長。要知道基礎是根基,根深才能葉茂。只有在寬廣堅實的基礎上才能學好紮實的專業知識,並進一步具有創造的能力。
第三,要勤于思考,善於探索。
吳階平教授曾在“外科醫生的成長”一文中,談到闌尾炎手術前,應該考慮一下:闌尾的位置在內側、外側、還是在盲腸後?闌尾周圍有無粘連?腹膜的反應程度?闌尾腔中有無糞石?現在先進的裝置很多,如 CT 、 MRI 、 B型超聲等等,不少年輕醫生診斷疾病太依賴這些先進的裝置,而忘記了進行最必要的體檢。我的老師曾經說:閱讀 X線片就能分辨出三種醫生:不好的醫生,只看報告,不看片子;較好的醫生先看報告,再看片子;最好的醫生是先看片子,再看報告。
第四,做學問一定要嚴謹求實,注重科學道德。
近年我國醫學事業發展迅速,醫學科研成果累累,但另方面一種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現象也出現在學術研究領域裡。最近我閱讀了朱預等教授對科研作風不夠嚴謹求實的評論性文章,其中舉出幾種不正常的現象,例如:有的臨床研究論文,虛報病例,虛構隨訪結果,對治療效果任意誇大:有的論文行文草率,錯別字很多,更缺少必要的統計學處理;有的論文方法和結果很簡單,但結論則無限誇大,說是“先進”或“領先”;有的研究課題分解為若干篇論文報道,且分別投入不同雜誌發表;有的論文甚至剽竊他人的文稿,抄襲他書的表格或插圖,但又不註明引自何處來源,侵犯了他人的智慧財產權。這種現象日趨嚴重,迫切期望醫學科研工作者,特別是青年的一代,要重視這種現象:更希望醫學學科帶頭人,特別是研究生導師,對自己學生所作的科研工作和所寫的論文,要詳加審查和審閱,切忌浮躁,提倡實事求是,注重科學道德,樹立正確的科學學風。
我畢業到今天已經 65年了,在這個長長的歲月裡深深體會到做人、做事、做學問的重要性。我由衷地期望年輕一代外科醫生珍惜時間,勤於學習,勤于思考,成為一個優秀的好醫生,一個傑出的外科學家。
最後我提出一句話:“做人要知足,做事要不知足,做學問要知不足”,願與各位同道共勉之。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小編在健康一點靈分享的健康心靈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健康一點靈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健康良心事業 – 只分享好文並分享這篇「一位長者的心靈,為人處事你可以這樣學會!」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